[实用新型]一种香蕉芽点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9559.X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杰;曹明华;张天翔;李发林;林宗铿;苏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弘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9 | 代理人: | 张芳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蕉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香蕉芽点采集装置,属于香蕉芽点采集领域。一种香蕉芽点采集装置,包括杆件,所述杆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的底部连接有铲头,所述铲头上设有第二刀口;所述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均呈V字型,且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刀口的外壁还设有刀头;所述杆件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杆件的外壁还滑动连接有铁环,所述铁环的外壁设有橡胶垫,所述铁环与固定板相互配合;所述杆件上还设有第一手柄,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有第二手柄;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构造简单,省时省力,避免重复操作,有效降低采集过程操作污染,定点采集精准快速,采集效率提高90%以上,对母株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蕉芽点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蕉芽点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香蕉属芭蕉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也是热带地区的重要食物来源,香蕉的三倍体不育性使得栽培香蕉长期以来都是靠无性繁殖得以繁衍,目前香蕉试管苗生产已成为我国香蕉的主要育苗手段,90%的香蕉种苗是组培苗,香蕉组培工厂化育苗需挖取大量健壮植株吸芽,切取吸芽生长点进行外建,作为组培快繁材料。
目前,香蕉组培外建采集香蕉芽点的方法一般为:沿吸芽外围挖松土壤,将吸芽与母株相连部分铲断,挖出吸芽,切除吸芽生长点外围组织作为组培外建材料;但是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蕉铲切断吸芽与母株相连部分时,刀口不可避免接触周边土壤,增加污染概率;2、采集香蕉吸芽生长点时,需由外向内进行多次切割,手与刀口多次重复接触芽点,增加污染概率;3、挖取吸芽过程中伤及母株,影响母株生长;4、组培工厂化育苗需要采集大量香蕉芽点,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香蕉芽点采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香蕉芽点采集装置,包括杆件,所述杆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的底部连接有铲头,所述铲头上设有第二刀口;
所述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均呈V字型,且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刀口的外壁还设有刀头;
所述杆件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杆件的外壁还滑动连接有铁环,所述铁环的外壁设有橡胶垫,所述铁环与固定板相互配合;
所述杆件上还设有第一手柄,所述杆件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有第二手柄。
优选的,所述杆件的侧壁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手柄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杆件的顶部外壁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外壁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二手柄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刀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刀口的一端与第二刀口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第一刀口之间和连接块与第二刀口之间均设有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香蕉芽点采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香蕉芽点采集装置,挖取芽点时,吸芽离地面10cm处横向切断,铲头上的第二刀口由距离假茎中心点2-3cm处垂直插入至吸芽基部,双手持第一手柄向下将第一刀口插入吸芽约5cm左右,然后改为持铁环敲击,使第一刀口不断插入至吸芽基部,持第二手柄向下压,通过刀头破开假茎,将芽点挖出,向上拉起第一手柄,取出保存于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之间的假茎生长点,完成芽点采集。
2、该香蕉芽点采集装置,芽点采集无需切断母株与吸芽间连接组织,有效避免刀口接触土壤产生污染,操作全过程中,用于挖取生长点的刀口始终处于假茎内,保证刀口洁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9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三脚落地灯
- 下一篇:一种钼片储料管快换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