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脑手术或创伤后切口的快速加压包扎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1509.5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0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鲁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脑 手术 创伤 切口 快速 加压 包扎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带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颅脑手术或创伤后切口的快速加压包扎固定带,包括带体,其中所述带体中间形成包覆切口区域的包覆区,且所述带体的内侧向外侧凹陷形成与头颅外形适配的凹面结构;所述带体外表面为毛布层,且所述带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毛布层粘连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简单,与伤口及头颅贴敷性好,舒适感强,压力恒定且持续时间长,可据需要调整压力强度,更换容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带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颅脑手术或创伤后切口的快速加压包扎固定带。
背景技术
颅脑手术后头部切口的包扎,比较悠久和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纱布绷带,操作时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数分钟时间才能完成包扎。包扎的压力几乎无法控制,过紧病人不适,甚至引起皮肤压疮或坏死;过松则容易脱落。而且随时间的推移,几乎不可避免的会松弛释压,这是其最大的缺陷。为了维持其压力,必须经常更换绷带,增加了工作量及成本。为改变这一缺点,目前发明了一种粘性弹力绷带,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包裹和压迫作用。但带来了另一缺陷,即随时间的推移,几乎不可避免的出现包裹越来越紧的现象,导致病人不适及可能出现皮肤受压的并发症。
在院前颅脑损伤的抢救过程中,如伴有头皮的损伤出血,极易致失血性休克,因无缝合的条件和时间,及时、便捷、有效的加压包扎固定尤为重要。目前仍用传统的纱布绷带包扎,粘性弹力绷带效果更佳,但都需熟练的技术和一定的操作时间,故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颅脑手术或创伤后切口的快速加压包扎固定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颅脑手术或创伤后切口的快速加压包扎固定带,包括带体,其中所述带体中间形成包覆切口区域的包覆区,且所述带体的内侧向外侧凹陷形成与头颅外形适配的凹面结构;所述带体外表面为毛布层,且所述带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毛布层粘连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带体一端内表面的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带体包括环保泡棉层和设于环保泡棉层上的毛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带体呈中间宽两端窄的梭条状结构。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带体的内侧向外侧凹陷形成与头颅外形适配的凹面结构,如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带体的凹面结构可以与头颅的凸出部分适配,如此可以使带体固定后不易滑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毛布层和连接件,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连接件在毛布层的粘结位置,从而调节带体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简单,与伤口及头颅贴敷性好,舒适感强,压力恒定且持续时间长,可据需要调整压力强度,更换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1、带体;11、毛布层;12、环保泡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颅脑手术或创伤后切口的快速加压包扎固定带,包括带体1,其中带体1带体1呈中间宽两端窄的梭条状结构,如此带体1的中间宽阔部分便可作为包覆切口的包覆区,将切口包覆,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1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泛用型车桥车梁平台
- 下一篇:一种模具加工用无死角除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