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2396.0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政云;肖勇;李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政云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14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外科手术 用牵开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包括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脑压板,所述脑压板呈条形状设置,所述脑压板的一端设置呈圆弧形,另一端设置呈“V”形结构,且靠近所述“V”形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软轴牵开器连接的卡扣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由于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脑压板,在使用时,由于该材料制成的脑压板具有牵引力稳定和很好记忆功能,能避免对脑压板反复塑形;同时,将所述脑压板的一端设置成“V”形结构,且靠近所述“V”形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软轴牵开器连接的卡扣固定孔,使得其可与软轴牵开器自然衔接,便于自动牵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临床手术中,对患者颅骨或脊柱进行手术时,通常需要采用牵开器将患者的皮肤及肌肉组织牵开,以提供手术操作空间,但目前常用的手术牵开器,其本身占据的较大的空间,影响手术进行时的术野暴露,神经外科手术中,良好的术野有效而充分地暴露是整个手术成功进行的关键条件之一,为了提高术野暴露,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增大牵拉开口的大小,另一方面是减小牵开器牵拉时所占空间大小。传统的牵开器由于自身体积大,而造成需要对患者切割较大的刀口,术后愈合慢,并且给患者带来了比较大的痛苦。
现有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大多数为脑压板,其使用常需要助手帮忙牵拉,不仅浪费人力,并且常因牵拉力度或深度影响术野显露,影响手术并且造成副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辅助软轴牵开器使用、且不需要助手帮忙牵拉的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包括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脑压板,所述脑压板呈条形状设置,所述脑压板的一端设置呈圆弧形,另一端设置呈“V”形结构,且靠近所述“V”形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软轴牵开器连接的卡扣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卡扣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置于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端的角度为45-90°。
优选的,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端的开口深度为1-2cm。
优选的,所述卡扣固定孔的孔径为0.5-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由于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脑压板,在使用时,由于该材料制成的脑压板具有牵引力稳定和很好记忆功能,能避免对脑压板反复塑形;同时,将所述脑压板的一端设置成“V”形结构,且靠近所述“V”形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软轴牵开器连接的卡扣固定孔,使得其可与软轴牵开器自然衔接,便于自动牵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包括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脑压板1,所述脑压板1呈条形状设置,所述脑压板1的一端设置呈圆弧形,另一端设置呈“V”形结构,且靠近所述“V”形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软轴牵开器连接的卡扣固定孔2。
为了便于与软轴牵开器连接,所述卡扣固定孔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置于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
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端的角度为4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政云,未经罗政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2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幕墙安装搭建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清扫车的新型结构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