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2807.6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6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思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汇霖祺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9 | 代理人: | 邱丽心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制品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上均匀分布有横向的卡条,所述的卡条之间的间距等于金属制品的长度,所述的传送带的出口端的两侧设置有侧安装台,两侧所述的侧安装台之间顺着传送带运动的方向依次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的侧安装台之间的宽度等于金属制品的宽度,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中间底部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的第二支架和第四支架的中间底部固定有竖直向下的气缸,所述的第三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钻孔组件,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上方设置有报警灯,所述的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复位按钮;该金属制品加工装置能连续的自动上下料,工人无需一直进行跟进上下料,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制件的加工过程中,一些金属制品需要对其上表面进行钻孔,现有加工装置通常需要人工将金属制品放置于工作台上进行加工,待钻孔完毕后换上另一个待加工的金属制品,因此需要工人时刻守着该加工装置,待其加工完毕后立刻换上新的金属制品,保证加工装置持续工作,充分利用好加工装置,提高生产率;因此其十分耗费人力资源,且一些金属制件需要钻的孔较多,等待的时间也较长,工人也很难去做其他事项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装置,其能连续的自动上下料,工人无需一直进行跟进上下料,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上均匀分布有横向的卡条,所述的卡条之间的间距等于金属制品的长度,所述的传送带的出口端的两侧设置有侧安装台,两侧所述的侧安装台之间顺着传送带运动的方向依次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的侧安装台之间的宽度等于金属制品的宽度,且侧安装台之间的进口端为逐渐收缩的结构,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中间底部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的第二支架和第四支架的中间底部固定有竖直向下的气缸,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压板,所述的第三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钻孔组件,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上方设置有报警灯,所述的光电传感器分别电连接于气缸、钻孔组件和报警灯,所述的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复位按钮。
优选地,所述的侧安装台的内侧面均匀分布有滚轮。所述的滚轮保证了金属制品能顺畅的从侧安装台之间通过。
优选地,所述的传送带的出口端下方设置倾斜向下的导板,所述的导板的下末端设置有接料车。所述的导板用于将传送带卸下的金属制品自动的导放于接料车内,实现自动卸料的作用。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后,由于金属制品是通过传送带上的卡条进行初步限位固定,传送带将金属制品传送到侧安装台之间,对侧面进行进一步限位固定,再通过气缸的压板进行固定后进行钻孔,实现了自动上料的功能,当钻孔完毕后,金属制件再传送带的带动下自动从传送带的末端脱离下料,实现了自动下料的功能;而第一支架下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下一个卡条之间没有金属制件时,触发报警灯提醒工人对传送带进行上料,且正在加工的金属制品钻孔完毕后传送带也停止继续向前传送,当工人全部将传送带的卡条上满金属制品后,按下复位按钮继续正常工作;从而实现了一次性给传送带上料后就能连续的自动上下料,工人无需一直进行跟进上下料,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制品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位于侧安装板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送带上为侧安装板位置的俯视图。
其中:1—传送带,2—卡条,3—侧安装台,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第三支架,7—第四之家,8—光电传感器,9—气缸, 10—压板,11—钻孔组件,12—报警灯,13—复位按钮,14—滚轮, 15—导板,16—接料车,17—金属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汇霖祺电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汇霖祺电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2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滴漏内螺旋压力喷头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