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地上电缆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3373.1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8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河;王甲辉;孙恒;张锦元;张莉;陈雪松;贾松达;张望;董亚旭;陈曦明;石晶;王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3201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地上 电缆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上电缆沟,包括:电缆沟本体和电缆沟盖板,所述电缆沟本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T型连接头和T型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间隔板,所述电缆沟盖板为可咬合式连接的结构,电缆沟盖板的一端向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棱,另一端向下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棱,电缆沟盖板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棱及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棱的配合依次连接。该装配式地上电缆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工程化加工,模块化生产,装配式安装,可缩短建设工期,减少现场工作强度,满足国网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上电缆沟,特别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地上电缆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电网大力推广装配式变电站的应用,主体建筑采用工厂模块化加工,现场安装的方式,大大缩短现场施工难度,缩短建设工期,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因此,与主体工程配套的道路、电缆沟等构筑物,也应适应国网装配式变电站建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地上电缆沟,以适应国网装配式变电站建设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地上电缆沟,包括:电缆沟本体和电缆沟盖板,其中,所述电缆沟本体包括底板和竖直连接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T型连接头和T型槽,所述底板上沿电缆沟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间隔板,所述电缆沟盖板为可咬合式连接的结构,电缆沟盖板的一端向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棱,另一端向下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棱,所述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棱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棱和第一限位槽配合,电缆沟盖板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棱及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棱的配合依次连接。
优选,所述间隔板与底板插接,所述间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插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下底面与电缆沟盖板的下底面相平,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上顶面与电缆沟盖板的上顶面相平。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缆沟盖板的第一限位棱与第二限位棱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缆沟盖板的第一限位棱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限位棱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槽的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地上电缆沟的电缆沟本体的两端设置可相互配合的T型连接头和T型槽,使得电缆沟本体之间可完全咬合,实现依次连接,电缆沟本体内通过间隔板间隔,可以实现电缆的分区放置,电缆沟盖板之间也为咬合连接的结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和限位棱,当将一电缆沟盖板与另一电缆沟盖板限位搭接后,即可使两电缆沟盖板形成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地上电缆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工程化加工,模块化生产,装配式安装,可缩短建设工期,减少现场工作强度,满足国网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地上电缆沟的电缆沟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未安装间隔板的电缆沟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地上电缆沟的电缆沟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市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3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