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车架的柔性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3904.7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0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恒;李志斌;钟海彬;张志华;聂金才;叶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山王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F16N1/00;F16N2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李哲瑜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车架 柔性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车架的柔性连接结构,属于车辆车架连接结构领域,解决传统前、后驱动车辆车架的大梁一条到尾的刚性连接,在通过颠簸不平的路况时容易前轮或后轮不着地的问题。该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活动插接在前机架和后车架之间,所述的前机架上设有贯穿连接轴的锁紧销,所述的后车架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后车架一侧的连接轴上贯穿设有活动插接在限位孔内的限位销。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结构,能够保证四轮着地并增加抓地力,从而有效提高车辆在颠簸不平路况的通过性,延长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车架连接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辆车架的柔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中,其前、后驱动的车架多采用一条大梁到尾的刚性结构,将车辆的前机架和后车架连接,该种结构在通过颠簸不平的路况时,其前轮或后轮经常会出现不着地的现象,此种情况将对车架大梁产生很大的扭矩,长此以往,将对大梁造成损伤,使得车辆车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不利于用户的使用。因此,亟需研发设计一种车辆车架的柔性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辆车架的柔性连接结构,能够保证四轮着地并增加抓地力,从而有效提高车辆在颠簸不平路况的通过性,延长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车辆车架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活动插接在前机架和后车架之间,所述的前机架上设有贯穿连接轴的锁紧销,所述的后车架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后车架一侧的连接轴上贯穿设有活动插接在限位孔内的限位销。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限位孔为长腰形孔,且该长腰形孔沿后车架的两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前机架一侧的连接轴上活动套设有定位套筒,所述的定位套筒与前机架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锁紧销依次贯穿定位套筒和连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一侧的连接轴上活动套设有活动套筒,所述的限位销依次贯穿活动套筒和连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车架另一侧设有安装管,所述的安装管与后车架之间的连接轴上套设有润滑套,所述的润滑套上开设有润滑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管与前机架之间的连接轴上还套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与前机架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机架外侧还设有多个加强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通过连接轴活动插接在前机架和后车架之间,并利用限位销和锁紧销实现锁紧,满足前机架和后车架连接的同时,通过在后车架上设置限位孔与限位销相配合,使前机架和连接轴可转动一定角度,能够保证四轮着地并增加抓地力,从而有效提高车辆在颠簸不平路况的通过性,有效防止侧翻的问题,延长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后车架上增设安装管和润滑套,利用润滑油孔注入润滑油,达到对连接轴润滑的效果,提高转动的灵活性,其连接轴的可拆卸结构,可避免车辆使用时间长,连接轴与润滑套相互转动摩擦而磨损,造成间隙,此时即可通过更换连接轴,从而杜绝此问题,拆装方便,同时通过在安装管与前机架之间设置固定座、加强板,起到加强前机架的作用,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山王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梧州山王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3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