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4595.5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8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恩特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00 | 分类号: | B31B70/00;B31B70/04;B31B7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薛纪表 |
地址: | 314503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复合 装袋 生产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包括加固底座和支撑杆,所述加固底座的内部均焊接有减震弹簧,且加固底座的下方均设置有滑轮,所述加固底座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内侧均设置有上料轮,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横板,且横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方设置有切割刀片,且切割刀片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内侧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的内侧设置有输送轮,所述输送轮的下方设置有立杆。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通过设置滑动机构,这样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自动调整位置去对产品进行切割,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膜,即热塑亲水性聚氨酯薄膜的透湿原理首先是亲水性链段吸收人体体温散发的湿气,藉亲水性链段的运动,将湿气由内部迅速向外层扩散(即由高压向低压扩散),然后将湿气向外界大气中蒸发。即利用热塑性聚氨酯的特殊分子结构,由亲水性基团将水分子逐一传递出去,达到高透湿性的目的。其次,由于它表面无孔,其雨水风雪不能渗入,一般耐水压可达9.8×104 Pa(10000mm H2O)以上。TPU可水洗,耐低温可达-30℃,质地轻软,是一种较理想的价格又不高(与PTFE膜比)的层压薄膜材料,因此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必不可少。
传统的生产线装置,由于该装置的构造较为简单,不能自由的对产品进行切割,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该装置的构造较为简单,不能自由的对产品进行切割,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包括加固底座和支撑杆,所述加固底座的内部均焊接有减震弹簧,且加固底座的下方均设置有滑轮,所述加固底座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内侧均设置有上料轮,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横板,且横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方设置有切割刀片,且切割刀片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内侧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的内侧设置有输送轮,所述输送轮的下方设置有立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加固底座的上方,且支撑杆的内侧均设置有挤压轮,所述加固底座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撞条。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与加固底座焊接,且减震弹簧在加固底座的内部呈等距离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滑道和滚珠,且滑轨与滑道之间为粘连连接,并且滚珠与滑道之间为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切割刀片的上端通过升降杆的外壁与立柱的内壁升降连接,且立柱的外壁与滑动机构的外壁均为开孔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与输送带之间紧密贴合,且防滑垫与输送带之间为粘连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条的外壁与加固底座的外壁均为开孔式设计,且防撞条关于加固底座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通过设置滑动机构,这样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自动调整位置去对产品进行切割,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1)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通过设置减震弹簧,这样可以在该装置运转时,减少震动,保护其它零部件,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2)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杆,这样可以将切割刀片通过升降杆升降至合适位置,来对产品进行切割,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3)一种自动化复合膜包装袋生产线装置,通过设置防滑垫,这样可以增加与产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产品打滑受到损坏,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恩特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恩特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4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极耳胶送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