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8155.7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远;尹亮亮;邱电荣;张宇明;王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芯源诚达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宗兵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氧化物 传感器 电极 联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包括泵电极本体;上泵电极基片、腔室基片和下泵电极基片之间可以在叠合之余通过卡合或磁吸的方式相连接,结合地更加紧密,防止装置内部部件发生脱落从而影响使用的效率。该装置的弧形上耳和弧形下耳均插入弧形打孔中,弧形打孔中填充有导电铂浆,且弧形上耳与弧形下耳的形状大小均相一致,使得装置的两边均加上耳朵,突出于泵电极本体之外,对应腔室空腔旁边的基片部分相应的弧形打孔,在弧形打孔中填充铂浆,形成导电的联通通道,叠合后与上下泵电极块的突出耳朵部分联通,从而实现上下泵电极的联通,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可靠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氮氧化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传感器芯片的泵电极面积大小对泵电极的功能有显著的影响,此传感器被安装在氮氧化物存储式催化转化器的后面,它确定废气中氮氧化物和氧气的残留量并把此信号传送给氮氧化物控制单元。
但是现有的氮氧化物传感器在腔室内的有限空间,电极面积的扩大受到限制,为此必须在腔室上下表面都印上电极,然后将二者联通起来。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它具有导电联通效果好、方便操作且可靠性高等优点,从而解决了传统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大多导电联通效果较差、操作繁琐且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包括泵电极本体,所述泵电极本体包括上泵电极基片、腔室基片和下泵电极基片,上泵电极基片的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弧形上耳,上泵电极基片的底端连接有腔室基片,腔室基片的表面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两侧均加工有弧形打孔,且腔室基片的底端连接有下泵电极基片,下泵电极基片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弧形下耳,下泵电极基片的表面四角处还设置有第一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泵电极基片的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卡块,腔室基片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第二卡块和第一卡块均与通孔相互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上耳和弧形下耳均插入弧形打孔中,弧形打孔中填充有导电铂浆,且弧形上耳与弧形下耳的形状大小均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基片的表面面板两侧边沿处均设置有第一磁条,且下泵电极基片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磁条相同的第二磁条。
进一步地,所述下泵电极基片的底端开设有凹型卡槽,凹型卡槽内嵌有卡板,卡板的表面设置有金属屏蔽网,金属屏蔽网由一种紫铜材质制成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弧形上耳和弧形下耳均插入弧形打孔中,弧形打孔中填充有导电铂浆,且弧形上耳与弧形下耳的形状大小均相一致,使得装置的两边均加上耳朵,突出于泵电极本体之外,对应腔室空腔旁边的基片部分相应的弧形打孔,在弧形打孔中填充铂浆,形成导电的联通通道,叠合后与上下泵电极块的突出耳朵部分联通,从而实现上下泵电极的联通,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可靠性较高。
2、本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在上泵电极基片的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卡块,腔室基片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第二卡块和第一卡块均与通孔相互匹配,且下泵电极基片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磁条相同的第二磁条,使得上泵电极基片、腔室基片和下泵电极基片之间可以在叠合之余通过卡合或磁吸的方式相连接,结合地更加紧密,防止装置内部部件发生脱落从而影响使用的效率。
3、本新型氮氧化物传感器泵电极联通装置,在凹型卡槽内嵌有卡板,卡板的表面设置有金属屏蔽网,使得装置可以在导电联通时利用卡板表面的金属屏蔽网起到一定的抗电磁干扰的作用,避免在联通时不顺畅造成导电效率较低的后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芯源诚达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芯源诚达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8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