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0852.6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机电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8 | 分类号: | H01H1/58;H01H1/56;H02J9/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源 转换开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结构,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一输出端,其中,还包括转轴,转轴上设有动触头,动触头上设有两个接触部,两个接触部呈垂直设置,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位于同侧且上下设置,第一输出端位于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稳定、防误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常用电源、备用电源以及输出端,现有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由于内部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了备用电源与输出端为同侧设置,而备用电源与输出端为同侧设置,有些接线人员会接错线,从而使得发生故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结构,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一输出端,其中,还包括转轴,转轴上设有动触头,动触头上设有两个接触部,两个接触部呈垂直设置,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位于同侧且上下设置,第一输出端位于另一侧。
首先采用两个输入端为同侧设置,使得接线更加方便,不易发生误操作,而动触头上的两个接触部采用垂直设置,使得转动更加稳定,即正常情况下,第一输入端通过动触头与第一输出端连通,当转轴转动90°时,第二输入端通过动触头与第一输出端连通,结构稳定,保证转轴与动触头的转动角度一致,从而使得电源切换更精准。
其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关于转轴呈对称设置。
采用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为上下对称设置,进一步保证动触头转动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呈空间垂直设置。
其中,第一输入端包括第一静触头,第一静触头上设有第一触头部,第一触头部朝向转轴向上设置;第二输出端包括第二静触头,第二静触头上设有第二触头部,第二触头部朝向转轴向下设置;第一输出端包括第三静触头,第三静触头上设有第三触头部,第三触头部朝向转轴横向设置。
采用此种结构设置,使得动触头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接触部与第三触头部连接,从而实现从常用电源到备用电源之间的转换。
其中,第一静触头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触头部连接;第二静触头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触头部连接;第三静触头上设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三触头部连接。
采用连接部的设置,使得静触头的加工更为方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扭曲成型,采用折弯工艺更加简单。
其中,动触头包括两个夹片以及两个弹簧片,夹片上设有两个支脚,两个夹片的对应支脚形成接触部,两个弹簧片分别位于对应夹片的侧面上。
通过夹片与弹簧片的设置,使得动触头整体具有一定的夹持效果,当触头部伸入至接触部内,由于弹簧片的夹持力,使得动、静触头连接稳定。
其中,两个夹片之间设有隔离垫。
采用隔离垫的设置,使得两个夹片之间形成间隙,更好的利于静触头伸入。
其中,转轴上设有若干个固定腔,动触头位于固定腔内固定。
通过固定腔的设置,使得夹片与弹簧片固定更加牢固。
其中,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穿过弹簧片、夹片以及隔离垫且两端与固定腔侧壁连接固定。
固定件的设置,使得动触头整体固定更加稳定。
其中,固定腔内设有固定槽,动触头上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伸入至固定槽内固定。
凸起部与固定槽的设置,进一步使得动触头整体固定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机电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机电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0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