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流控芯片流道开关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3494.4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0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杨毅;周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梓铭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中泽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21/31;G01N21/64;G01N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严仕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开关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流道开关单元,包括设置在芯片本体内的流道,其关键在于,所述流道上设有截流块,所述芯片本体上对应所述截流块设置有压紧导向孔,该压紧导向孔的外端穿出所述芯片本体表面,内端与所述流道连通,该压紧导向孔的内端朝向截流块,压紧导向孔内滑动设置有压紧胶塞,截流块与压紧导向孔的内端之间设置有弹性膜,该弹性膜覆盖在流道上,压紧导向孔内加压使压紧胶塞顶压所述弹性盖膜,当透明盖膜抵紧所述截流块时阻断所述流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压紧胶塞被气压差驱动,通过通入正压实现流道的关闭,易于自动化控制,在芯片的检测池上下游各设置一个流道开关单元,有效地保证了检测池的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流道开关单元。
背景技术
在疾病的检测诊断过程中,取离体样本进行体外检测,根据生化特征指标和标志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来判断机体状态,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一般称为体外诊断。一些经典的体外诊断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检查的常规项目,如血常规分析、血脂分析、肝功能检测等,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新的疾病标志物和检测手段不断涌现,体外诊断技术飞速发展,如以核酸为标志物结合PCR技术是微生物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的鉴别领域最可靠的手段。PCR技术虽然已有一定的历史,但使用离体样本时,需要多个阶段的处理,包括预处理、扩增分化等,每个阶段还包括多个操作步骤。部分或全部步骤都在体外进行时,操作效率低。专利文献CN107541452A 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芯片组件,较传统检测设备,该芯片及芯片组件能够实现核酸检测中样本预处理和扩增分离的一体化、全集成操作,提升了检测效率。然而,该芯片还待改进,以进一步降低反应试剂用量、提升灵敏性、提高可靠性,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性和综合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保证芯片局部单元模块的在反应时的密封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可靠的微流控芯片流道开关单元。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流控芯片流道开关单元,包括设置在芯片本体内的流道,其关键在于,所述流道上设有截流块,所述芯片本体上对应所述截流块设置有气动压紧机构,所述气动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导向孔和压紧胶塞;
所述压紧导向孔的外端穿出所述芯片本体表面,所述压紧导向孔的内端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压紧导向孔的内端朝向所述截流块;
所述压紧导向孔内滑动设置有所述压紧胶塞;
所述截流块与所述压紧导向孔的内端之间设置有弹性盖膜,该弹性盖膜覆盖在所述流道上;
向所述压紧导向孔内加压使所述压紧胶塞顶压所述弹性盖膜,当所述弹性盖膜抵紧所述截流块时阻断所述流道。
采用以上设计,压紧胶塞被气压差驱动,通过通入正压实现流道的关闭,易于自动化控制,在芯片的检测池上下游各设置一个流道开关单元,有效地保证了检测池的密封。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截流块横向设置在所述流道内并与其侧壁和底壁连接,所述截流块对应压紧导向孔的内端的表面为压紧抵靠面,该压紧抵靠面正对所述压紧胶塞。
采用以上设计,压紧抵靠面与压紧胶塞适配,二者将弹性盖膜压紧后起到较好地阻断效果。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压紧导向孔包括共孔心线的滑动段和压紧段,所述压紧段与所述滑动段的内端相连,所述压紧段的内径大于所述滑动段的内径,二者的连接处形成胶塞限位台阶。
采用以上设计,设置胶塞限位台阶,在压紧状态时,防止压紧胶塞回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滑动段的内壁设有排气槽,该排气槽从所述滑动段的内端延伸至其外端口。
采用以上设计,便于顺利排出压紧导向孔内的空气,避免出现空气夹层,影响压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梓铭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中泽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梓铭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中泽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3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板后浇带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覆膜砂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