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耦合分子筛吸附与催化燃烧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4198.6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彦;张欣琪;纪红兵;李启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F23G7/07;B01J20/34;B01J2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君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分子筛 吸附 催化 燃烧 一体化 有机 废气 处理 系统 | ||
1.一种耦合分子筛吸附与催化燃烧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子筛吸附子系统、热脱附子系统、催化燃烧子系统、排放子系统和降温/补冷子系统;
所述催化燃烧子系统分别与分子筛吸附子系统、热脱附子系统、排放子系统连通,所述分子筛吸附子系统分别与热脱附子系统、排放子系统连通;所述催化燃烧子系统用于将剩余热能加热得到的热空气通入吸附饱和后的分子筛吸附子系统,并对热脱附子系统送入的高浓度废气进行氧化分解;所述热脱附子系统用于将分子筛吸附子系统负载的高浓度废气吹脱,并送入催化燃烧子系统;所述排放子系统用于排放废气;
所述降温/补冷子系统分别与分子筛吸附子系统、热脱附子系统、催化燃烧子系统连通,用于在脱附过程中以及脱附完成后,对系统补充常温空气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吸附子系统包括第一分子筛固定吸附床、第二分子筛固定吸附床和吸附风机;
所述第一分子筛固定吸附床、吸附风机和排放子系统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吸附线路;所述第二分子筛固定吸附床、吸附风机和排放子系统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吸附线路;
所述第一分子筛固定吸附床分别与热脱附子系统、催化燃烧子系统连通,且热脱附子系统与催化燃烧子系统连通,形成第一脱附线路;所述第二分子筛固定吸附床分别与热脱附子系统、催化燃烧子系统连通,且热脱附子系统与催化燃烧子系统连通,形成第二脱附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线路在第一分子筛固定吸附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气动阀门和第二气动阀门;
所述第二吸附线路在第二分子筛固定吸附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气动阀门和第四气动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附线路在第一分子筛固定吸附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五气动阀门和第六气动阀门;
所述第二脱附线路在第二分子筛固定吸附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七气动阀门和第八气动阀门;
所述第一脱附线路在第一分子筛固定吸附床与催化燃烧子系统之间、所述第二脱附线路在第二分子筛固定吸附床与催化燃烧子系统之间均设有第九气动阀门;
所述第一脱附线路在第一分子筛固定吸附床与热脱附子系统之间、所述第二脱附线路在第二分子筛固定吸附床与热脱附子系统之间均设有控制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补冷子系统与第一脱附线路、第二脱附线路之间设有第十气动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子系统与第一脱附线路、第二脱附线路之间设有降温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燃烧子系统内设有电加热装置和催化装置,所述催化燃烧子系统的出口处设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换热回收催化燃烧子系统燃烧反应后废气中的剩余热能,对常温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得到的热空气通入分子筛吸附子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脱附子系统为热脱附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补冷子系统为降温/补冷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子系统为排放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未经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41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