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5245.9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6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瑾;喻书琛;李昂;滕蕊;裴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9/00 | 分类号: | A61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勋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旨在改善现有的防护装置无法有效阻断气溶胶的传播的问题。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防护罩包括可视窗以及用于罩住患者的罩体,可视窗与罩体密封连接,罩体设置开口和操作孔,开口用于供医疗器械伸入罩体内,操作孔用于供医生将手臂伸入罩体内;抽吸管的一端与罩体连通,抽吸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抽吸装置连接。罩体可阻挡气溶胶或喷溅物的扩散,将气溶胶或喷溅物聚集在罩体内,然后通过抽吸管,由外部的抽吸装置抽走,则在治疗过程中,气溶胶一经产生,即被抽走,在取开罩体后,罩体内部对应的空间也不会残留气溶胶,从而能够有效阻断气溶胶的扩散,降低传染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诊疗过程中,高速涡轮机的转动、超声洁牙机的震动等,会引起水、唾液、血液发生雾化,随后弥漫入空气中成为由无数颗粒和小液滴组成的气溶胶(微粒直径小于50μm),一旦产生便可在空气中存留长达30分钟。研究报道,气溶胶可携带大量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成为了多种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有利媒介,如结核、乙肝、SARS、HIV等,均可通过气溶胶媒介成为交叉感染的隐患来源。因此,能否妥善处理携带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对口腔诊疗能否安全进行至关重要。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患者口腔和综合治疗椅供水器械为产生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也是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产生源头,以患者口腔为中心,一米长度为半径所划出的圆周范围更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目前有针对患者端和医生端的防护装置,但是这些防护装置在阻断气溶胶的传播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导致在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完成后,空气中依然有大量的气溶胶可以接触到患者或医生,气溶胶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依然很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防护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的防护装置无法有效阻断气溶胶的传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装置,包括:
防护罩,防护罩包括可视窗以及用于罩住患者的罩体,可视窗与罩体密封连接,可视窗用于示出患者的治疗部位,罩体设置开口和操作孔,开口用于供医疗器械伸入罩体内,操作孔用于供医生将手臂伸入罩体内;
抽吸管,抽吸管的一端与罩体连通,抽吸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抽吸装置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护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防护装置还包括围帘;
围帘与罩体连接,且沿开口的边沿设置,罩体用于罩住患者的头部,围帘用于罩住患者的头部以下部位。
可选地:罩体围成的横截面积沿开口到抽吸管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地:罩体的侧壁朝罩体的外部凸起,以在罩体罩住患者时,在罩体的内壁与患者的头部之间形成可供医疗器械操作的空间。
可选地:防护装置还包括轨道和雨刷;
轨道设置在罩体的内壁上,雨刷可滑动地设置于轨道,雨刷在沿轨道滑动的过程中始终与可视窗的内壁贴合。
可选地:雨刷包括雨刷本体、卡接部和手柄;
卡接部用于卡入或者脱离轨道;在卡接部卡入轨道时,卡接部与轨道滑动配合;雨刷本体与卡接部连接,且在卡接部沿轨道滑动的过程中始终与可视窗的内壁贴合;手柄位于罩体内且固定在卡接部上。
可选地:防护装置还包括透明内膜,内膜可拆卸地连接在罩体内部,且与罩体的内壁贴合;
内膜设置预留口,预留口用于在内膜与罩体内壁贴合时将轨道暴露在罩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5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型LED草坪灯
- 下一篇:一种极致柔韧的硅橡胶加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