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钢筋上料模具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7198.1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4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冯健鹏;陈伟;张艳丽;王刚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复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3/00 | 分类号: | B21F23/00;B21F1/02 |
代理公司: | 安阳金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0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455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钢筋 模具 布置 结构 | ||
一种冷轧钢筋上料模具布置结构,所述的冷轧钢筋上料采用立式上料,盘圆的轴线为竖直方向,在盘圆上方固定安装有模具,所述的模具的线孔为上下方向,模具的线孔的中心线与盘圆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模具的线孔与盘圆最上端的距离大于等于5.5米。本布置机构中,模具的轴线采用上下方向,且模具下面距离原料上面大于5.5米,可以解决高速冷轧情况下模具处堆钢、绞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钢筋设备,特别涉及冷轧钢筋上料部分的模具,属于冷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冷轧钢筋的生产中,上料机模具对原料钢筋起到强制校直的作用,是生产线高速运行将盘圆状的原料钢筋变为直条状关键部件,在生产中,钢筋通过模具在后方轧机动力的带动下向后输送,输送过程中将钢筋校直,目前的冷轧钢筋生产技术中上料模具线孔的轴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盘圆状的钢筋在上料时有两种状态,一是平上料,即盘圆的轴线与模具线孔的轴线平行,这种方式下在原料钢筋进入模具过程中,钢筋无法充分摔开,甚至会发生多圈同时行进的现象,当生产线速度达到300m/min时即会在模具处发生绞钢、堆钢等事故,所以这种方式在低速冷轧下可以使用,但无法满足高速冷轧的要求;二是立式上料,这种状态下盘圆的轴线与地面垂直,盘圆正上方为一横辊,模具在横辊后方,钢筋通过横辊变向后进入模具线孔,这种情况下在冷轧速度较高时钢筋亦无法充分摔开,亦会发生多圈同时上升的现象,当生产线速度达到380m/min时亦会在模具处发生绞钢、堆钢等事故。目前冷轧生产线的生产速度朝1000m/min以上发展,所以,目前的上料模具从速度上无法满足高速冷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冷轧钢筋生产上料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种冷轧钢筋上料模具布置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冷轧钢筋上料模具布置结构,所述的冷轧钢筋上料采用立式上料,盘圆的轴线为竖直方向,在盘圆上方固定安装有模具,所述的模具的线孔为上下方向,模具的线孔的中心线与盘圆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模具的线孔与盘圆最上端的距离大于等于5.5米。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模具上部安装有转向轮,转向轮的轴线为水平左右方向,靠近模具线孔轴线侧的转向轮竖直方向的切线与模具孔之间的距离为4-7mm。
本布置机构中,模具的轴线采用上下方向,且模具下面距离原料上面大于5.5米,距离有一定的高度后,可使原料钢筋在上升过程中充分摔开,钢筋呈螺旋状上升,加上上料过程中的重力作用,即使生产线速度达到1000m/min,也可避免绞钢、堆钢,模具位于原料正上方,而且钢筋呈螺旋状上升避免了钢筋模具特定位置单一处摩擦,致使模具损耗过快。本布置结构可以解决高速冷轧情况下模具处堆钢、绞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模具和转向轮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盘圆;2:模具;21:线孔;3:转向轮。L:模具的线孔与盘圆最上端的距离。
如附图所示,一种冷轧钢筋上料模具布置结构,所述的冷轧钢筋上料采用立式上料,盘圆1的轴线为竖直方向,在盘圆上方固定安装有模具2,所述的模具的线孔21为上下方向,模具的线孔21的中心线与盘圆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模具的线孔与盘圆最上端的距离大于等于5.5米,图中L所示为模具的线孔与盘圆最上端的距离,在所述的模具上部安装有转向轮3,转向轮的轴线为水平左右方向,生产线工序方向(即钢筋在生产线上从前到后经过各工序)为前后方向,靠近模具线孔轴线侧的转向轮竖直方向的切线与模具孔之间的距离为4-7mm。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复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复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7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工程用平整铺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水织机的电子多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