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灯主辅近光灯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7812.4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4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维;陈兆禹;张韬;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40 | 分类号: | F21S41/40;F21S41/43;F21W102/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宗磊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灯 近光灯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灯主辅近光灯模组,主近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均设包含有透镜以及安装在各自透镜前方的遮光板,主近光灯和辅近光灯发出的光线受各自遮光板阻挡,在法规50L测试位置处分别形成主近光截止线和辅近光截止线,主近光遮光板的遮罩面中部设置有一段凸起部,凸起部两侧的弧面弧度不同,由主近光遮光板形成的主近光截止线由中部下凹截止线以及左右两侧高度不一的第一、第二截止线构成,由辅近光遮光板形成的辅近光截止线为一条水平连贯截止线并叠加在高度较低的第一截止线上。本专利可以较好的实现主近光模组与辅助近光模组明暗截止线的有限制叠加并且降低了对调光结构的要求,同时可以较好的降低法规50L处的超亮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灯,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前灯主辅近光灯模组。
背景技术
汽车灯具中,随着对光学模组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尺寸多个模组配合使用的需求日益增长,主近光灯模组和辅近光灯模组共同作用以形成近光灯的照射。主近光灯模组和辅近光灯模组都包含有发光体、透镜以及用于遮挡形成明暗截止线的遮光板。
同时,为了行车安全以及满足法规和安全需求,大灯的灯光路面效果都是左边的灯光低,右边的灯光高,从而避免影响对面来车驾驶员的视野。限制近光灯左侧照射高度,目的是防止会车时相互干扰对向司机视线,确保会车安全;近光灯右侧调整稍高,是便于司机提前发现行人,确保行人安全。
为了保证近光灯照射效果,设计人员希望主近光截止线和辅近光截止线尽可能完全叠加在一起,但是这就会带来如下问题:
(1)理想状况是两道截止线轮廓相同并且完全叠加在一起,但是由于主辅截止线都不是一条连贯规则的水平线,因此调节主近光截止线和辅近光截止线的叠加过程比较麻烦;
(2)主近光截止线和辅近光截止线完全叠在一起,很容易导致叠加后的截止线右侧超出规定亮度,给行车带来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灯主辅近光灯模组,主近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均设包含有透镜以及安装在各自透镜前方的遮光板,主近光灯和辅近光灯发出的光线分别经过各自透镜并受上方遮光板阻挡,在法规50L测试位置处分别形成在50L处角度不同的主近光截止线和辅近光截止线,
主近光遮光板的遮罩面中部设置有一段凸起部,凸起部两侧的弧面弧度不同,主近光灯发出的光线受所述主近光遮光板阻挡,在所述法规50L测试位置处形成有一道中部下凹的主近光截止线,所述主近光截止线由中部下凹截止线以及位于所述中部下凹截止线左右两侧高度不一的第一截止线、第二截止线构成,所述中部下凹截止线、所述第一截止线及所述第二截止线均为水平截止线,高度较低的所述第一截止线位于主近光明暗截止线对准H-H线下方,并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截止线与所述主近光明暗截止线对准H-H线的夹角为0.57°;
辅近光遮光板的遮罩面整段为圆滑的弧面,辅近光灯发出的光线受所述辅近光遮光板阻挡,在所述法规50L测试位置处形成一条水平连贯的辅近光截止线,所述辅近光截止线位于辅近光明暗截止线对准H-H线下方,并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辅近光截止线与所述辅近光明暗截止线对准H-H线的夹角为0.57°,所述辅近光截止线叠加在所述第一截止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下凹截止线位于所述主近光明暗截止线对准H-H线下方,并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中部下凹截止线与所述主近光明暗截止线对准H-H线的夹角为1°。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两侧通过斜边与两侧弧面相连,以使得所述中部下凹截止线与两侧的所述第一截止线、所述第二截止线通过斜边光线相连,连接所述第二截止线的斜边光线与水平线夹角为15°或者45°。
采用本专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较好的实现主近光模组与辅助近光模组明暗截止线的有限制叠加并且降低了对调光结构的要求,使得我们主辅近光调节变的更加简单,同时可以较好的降低法规测试位置处50L处的超亮风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7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组合式电容器
- 下一篇:铜铝过渡设备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