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9048.4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8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李林;王宏桥;李庆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83;B29C45/33;B29C45/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脱模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上固定有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间隙配合,第一模具上和第二模具上均固定有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包括油箱、第一鼓气球、第二鼓气球和套管,套管一端固定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步鼓动脱模机构中的第一鼓气球和第二鼓气球,使得油箱内部气压增大将其内部的润滑油沿着喷头喷落在套管内部,通入套管内部的润滑油小液滴在气流带动下会沿着若干出气孔喷出渗入模具与产品之间的空隙中,在气压和套筒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模具上注塑完成的产品能快速、安全的脱模,使得产品的脱模效率更高,脱模质量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模具注塑生产是产品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注塑生产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注塑后的产品从模具上完整的取下,现有的方式一般以人工脱膜为主,该方式效率较低,且在脱模过程中产品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在脱模过程中出现划痕等问题,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进而影响产品后续的销售;且注塑过程中一般利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两模具的对接,该方式操作较为的费力,且在对接操作的效率较低,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通过同步鼓动脱模机构中的第一鼓气球和第二鼓气球,使得油箱内部气压增大将其内部的润滑油沿着喷头喷落在套管内部,通入套管内部的润滑油小液滴在气流带动下会沿着若干出气孔喷出渗入模具与产品之间的空隙中,在气压和套筒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模具上注塑完成的产品能快速、安全的脱模,使得产品的脱模效率更高,脱模质量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固定有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模具上和第二模具上均固定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油箱、第一鼓气球、第二鼓气球和套管,所述套管一端固定挡板,所述第一鼓气球出气口一端固定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另一端贯穿油箱一表面且延伸至油箱内部,所述第二鼓气球出气口一端固定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另一端贯穿挡板一表面且延伸至套管内部,所述第一输气管上和第二输气管上均设有排气阀,所述第一输气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油箱一表面贯穿固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设有双向阀;所述油箱一表面贯穿固定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另一端贯穿套管外壁且固定连通有喷头,所述套管内壁固定有法兰,所述法兰一表面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套管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套筒外壁开有若干出气孔,若干所述出气孔均与套筒内部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一所述脱模机构中的套管另一端贯穿第一模具一表面且延伸至第一模具另一侧,另一所述脱模机构中的套管另一端贯穿第二模具一表面且延伸至第二模具另一侧,一所述脱模机构中的油箱一表面与第一模具一表面固定连接,另一所述脱模机构中的油箱一表面与第二模具一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套管结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套管一端面和套筒一端面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机构包括U形板、连接杆和一组滑块,一所述滑块一表面与第一模具一表面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滑块一表面与第二模具一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两端均固定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另一端贯穿U形板一内壁且固定有把手,所述滑块上开有螺纹孔和一组滑槽,所述U形板一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一组滑杆,所述滑杆与滑槽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滑块通过螺纹孔与螺纹丝杆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大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9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材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组的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