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9556.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1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崔新涛;张鹏;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散热 系统 | ||
1.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多台液冷服务器(6)组成,所述液冷服务器(6)中设置有冷板(4),所述冷板(4)位于所述液冷服务器(6)中的发热元件(5)的上方,所述冷板(4)包括:冷媒流道(24)以及第一循环泵(23);
所述冷媒流道(24)设置于所述冷板(4)内,连通于所述冷板(4)的冷板进口(21)和冷板出口(22),所述冷板(4)内的冷媒沿所述冷媒流道(24)流动,其中,所述冷媒流道(24)由多个挡板组成,所述挡板并行设置;
所述第一循环泵(23)设置于所述冷板(4)内,所述第一循环泵(23)位于所述冷媒流道(24)的上方,以调节所述冷板(4)内冷媒的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服务器(6),还包括:第一控制器(26);
所述第一控制器(26)的调节端通过第二通讯线(27)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23),所述第一控制器(26)调节所述第一循环泵(23)的转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制冷模块(1),分液模块(3)以及集液模块(7);
所述制冷模块(1)的供液端连接于所述分液模块(3),所述制冷模块(1)的回液端连接于所述集液模块(7),所述制冷模块(1)将冷却的冷媒泵入所述分液模块(3),并对由所述集液模块(7)汇流的冷媒进行散热;
所述分液模块(3)中设置有多个供液口,所述供液口分别连接于所述液冷服务器(6)中所述冷板(4)的冷板进口(21),所述分液模块(3)将由所述制冷模块(1)泵入的冷媒分流至所述液冷服务器(6)中的所述冷板(4);
所述集液模块(7)中设置有多个回液口,所述回液口分别连接于所述液冷服务器(6)中所述冷板(4)的冷板出口(22),所述集液模块(7)将所述冷板(4)中的冷媒汇流至所述制冷模块(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1)包括:风冷板,储液罐以及第二循环泵(11);
所述风冷板、所述储液罐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11)串联设置,
所述风冷板还连接于所述集液模块(7),所述风冷板对由所述集液模块(7)汇流后的冷媒进行风冷散热,并将风冷后的冷媒存储至所述储液罐,
所述第二循环泵(11)还连接于所述分液模块(3),所述第二循环泵(11)将所述储液罐中的冷媒泵入所述分液模块(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进口压力传感器(9),出口压力传感器(10)以及第二控制器;
所述进口压力传感器(9)设置于所述制冷模块(1)的供液端,以检测冷却的所述冷媒的供液压力;
所述出口压力传感器(10)设置于所述制冷模块(1)的回液端,以检测汇流后的所述冷媒的回液压力;
所述第二控制器的采集端连接于所述进口压力传感器(9)和所述出口压力传感器(10),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调节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循环泵(11),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供液压力和所述回液压力调节所述第二循环泵(11)的转速,以使所述第二循环泵(11)恒压供液。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模块(3)中供液口的数量以及所述集液模块(7)中回液口的数量均由液冷服务器(6)的台数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95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震防水液晶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水平井测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