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成型塑胶线缆盘筒内结构及其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3031.1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8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苟举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举才 |
主分类号: | B65H75/14 | 分类号: | B65H75/14;B29C45/26;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700 四川省巴***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成型 塑胶 线缆 盘筒内 结构 及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塑胶线缆盘筒内结构及其成型装置,包括支撑连接组件,支撑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二组,各支撑连接组件沿筒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于筒体内,支撑连接组件分别形成连接于筒体的内壁上的水平支撑连接面;支撑连接组件包括内环及内支板,内环与筒体同轴心地设置在筒体内;内支板包括至少二块,内支板的两端分别水平连接在筒体的内壁及内环的外壁上,各支撑连接组件在筒体轴向方向相互错开。一体成型塑胶线缆盘筒内结构的成型装置,包括模座、抽芯、斜顶滑块及中芯。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环结构替代内筒,有效地减少了线盘注塑时的材料消耗,减少了材料浪费;通过成型装置的斜顶滑块斜顶出或抽拔出模方式,有效地实现了线盘一体化高速出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领域,特别指一种用于线盘制造的一体成型塑胶线缆盘筒内结构及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线盘是最早是用于电线电缆的机用成缆、周转等用途,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线盘的运用领域也逐渐扩大,但主要还是针对相应产品的包装容器来使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配套产品,用于缠绕、存放线材、线缆等。随着塑料行业的发展,塑料的强度和硬度得到普遍提高,因此塑料线盘以其重量轻,强度大而逐渐成为主流线盘结构。
塑料线缆盘的制造方式有多种,如一体化注塑成型、零配件组装等方式,其中,一体化注塑成型因生产效率及成本优势较大,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塑料线缆盘制造工艺。目前一体成型的塑胶线缆盘筒体中间部位的支撑片因为出模的需要,均是从上线盘面直达下线盘面,贯穿整个筒体的形式。这样虽然实现了一体成型,简化了生产工艺,但支撑片贯穿整个筒体,面积大,用料多,材料浪费大。
针对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内筒成型的内部支撑结构,但是内筒在成型过程中也需要形成完整的筒体支撑结构,该种贯通筒体的内筒也存在用料多,材料浪费较大的缺陷,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另外,在改进线盘内部支撑结构的同时相应的还需要针对其注塑成型模进行改进,以保证注塑成型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内环结构替代内筒,有效地减少了线盘注塑时的材料消耗,减少了材料浪费;且通过成型装置的斜顶滑块斜顶出或抽拔出模方式,有效地实现了线盘一体化高速出模的一体成型塑胶线缆盘筒内结构及其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体成型塑胶线缆盘筒内结构,包括圆筒状的筒体,平行间隔地设置于筒体的两端,并水平延伸至筒体外侧的第一线盘及第二线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连接组件,支撑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二组,各支撑连接组件沿筒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于筒体内,支撑连接组件分别形成水平支撑连接面,且该水平支撑连接面连接于筒体的内壁上,以便支撑筒体;支撑连接组件包括内环及内支板,内环与筒体同轴心地设置在筒体内;上述内支板包括至少二块,内支板的两端分别水平连接在筒体的内壁及内环的外壁上,且各支撑连接组件在筒体轴向方向相互错开。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连接组件包括两组,两组支撑连接组件的内环直径大小或者不同,包括大直径的内环和小直径的内环。
优选地,所述的两组支撑连接组件的两个内环之间或者连接有支条,支条是在注塑成型时,成型装置没有斜顶滑块的情况下由无法去除的材料填充形成,支条沿筒体轴向方向设置,并沿内环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一种一体成型塑胶线缆盘筒内结构的成型装置,包括模座、抽芯、斜顶滑块及中芯,其中,上述模座包括二个,两模座平行间隔设置;上述抽芯包括二组,两组抽芯分别设置在模座相对的内侧壁上;抽芯包括沿筒体轴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半抽芯,两半抽芯的内侧壁为弧面结构;设置于两模座上的半抽芯沿筒体轴向方向交错设置;上述中芯设置在一个模座和或两个模座的内侧壁上,并沿筒体轴向方向延伸至两半抽芯之间,并与半抽芯内侧的弧面结构之间留有间隙;上述斜顶滑块设置在中芯与与半抽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举才,未经苟举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3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根波纹管拉力实验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