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的蓄暖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3112.1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可;刘莎;沈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F28D7/08;F28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程丽娜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蓄暖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蓄暖车,包括:车架,且车架的上端设置有蓄暖箱,所述蓄暖箱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蓄暖箱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且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均通过法兰与蓄暖箱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水进口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且第一阀门与热交换水进口管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水出口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且第二阀门与热交换水出口管固定连接;换热箱,其设置在所述蓄暖箱的内部,且蓄暖箱与换热箱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均通过法兰与热交换管固定连接。其实现了强化换热的效率,节能减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蓄暖车。
背景技术
我国工业用能中近60~65%的能源转化为废热资源,其中可回收率达到60%,但是能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5.2%。而低温余热回收率仅有25%左右,可见余热的再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据调研,在北方集中供暖无法覆盖到的农村有98%的农民认为当前取暖方式应该改变,而长江沿线的南方居民采用空调或电加热的供暖方式,供暖电量消耗竟达到200亿~240亿千瓦时。若在该区域采用集中供暖,能耗将会大幅上升,带来巨大的能源压力。由此,移动蓄热车便可以因地制宜的将余热回收并且输送给有需要的地区,解决地区供暖不平衡的问题。
市面上的移动蓄热车充放热过程长达40分钟到一个小时,时间缓慢,导致有大量热量损失在大气中,并且有大量的无用功消耗,而蓄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快速的将废热的热量储存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蓄暖车,实现了强化换热的效率,节能减排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的蓄暖车,包括:
车架,且车架的上端设置有蓄暖箱,所述蓄暖箱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蓄暖箱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且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均通过法兰与蓄暖箱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水进口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且第一阀门与热交换水进口管固定连接,所述热交换水出口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且第二阀门与热交换水出口管固定连接;
换热箱,其设置在所述蓄暖箱的内部,且蓄暖箱与换热箱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水进口管和热交换水出口管均通过法兰与热交换管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HFE7000循环混合水;
暗箱,其设置在蓄暖箱的内部,且暗箱与蓄暖箱固定连接,所述暗箱的内部设置有加压泵,且加压泵与暗箱固定连接,所述暗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与加压泵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加热箱,其设置在所述蓄暖箱的内部,且加热箱与蓄暖箱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纯净水,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第二输液管通过法兰加热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均通过法兰与换热箱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泵与加热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蓄暖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蓄暖箱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阀门,且第三阀门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蓄暖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蓄暖箱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阀门,且第四阀门与出水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蓄暖箱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换热箱和加热箱均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所述暗箱的内部设置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加压泵电性连接,所述加压泵的内部设置有涡扇,且涡扇与加压泵设置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3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板材空中导正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