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3372.9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2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庞洲;吴宝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华远金属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国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1 | 代理人: | 王迎娣 |
地址: | 547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氧侧吹炉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富氧侧吹炉、热交换器、热交换风机、粒矿烘干机和造粒机;所述富氧侧吹炉的出烟管道连通热交换器的进烟口,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热交换风机,所述热交换风机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热交换器的进油口;所述热交换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粒矿烘干机,所述粒矿烘干机通过输送皮带连通造粒机。该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将锑冶炼中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到粒矿烘干中,一方面降低冷却水用量,减少能源损失;另一方面,避免粒矿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锑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锑冶炼生长过程中,常规粒矿烘干方式是粒矿制作完毕后,自然堆积蒸发水汽3~5天后再入炉处理,堆积过程中一方面需较大堆积场地,不利于现场管理,另一方面在堆积过程中会导致粒矿内硫过热自燃,大量SO2溢出,污染环境、腐蚀现场设备。而锑冶炼过程是放热反应,产生的余热常规处理方案是利用大量水冷却,产生的热能排放至环境中,造成热能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将锑冶炼中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到粒矿烘干中,一方面降低冷却水用量,减少能源损失;另一方面,避免粒矿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富氧侧吹炉、热交换器、热交换风机、粒矿烘干机和造粒机;所述富氧侧吹炉的出烟口连通热交换器的进烟口,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热交换风机,所述热交换风机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热交换器的进油口;所述热交换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粒矿烘干机,所述粒矿烘干机通过输送皮带连通造粒机。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道连通有低位油罐和高位油罐,所述高位油罐通过输油管道连通热交换风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热交换器设置有3~6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热交换风机设置有4~8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富氧侧吹炉的出烟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热交换器的进烟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烟气管道设置有通风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通风结构为喷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富氧侧吹炉为单室型或双室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将锑冶炼中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到粒矿烘干中,一方面降低冷却水用量,减少能源损失;另一方面,避免粒矿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的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设置有低位油罐和高位油罐,可以提高利用效率;所述烟气管道设置有通风结构便于内部通风。
3.本实用新型的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新产出的粒矿直接入炉,有利于现场管理,粒矿输送全程采用自动化,减少操作工序,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富氧侧吹炉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富氧侧吹炉,101-出烟口,1011-通风结构,2-热交换器,201-进烟口,202-进油口,203-出油口,3-低位油罐,4-高位油罐,5-热交换风机,6-粒矿烘干机,7-输送皮带,8-造粒机,9-输油管道,10烟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华远金属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华远金属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3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低应变检测基桩工程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