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外皮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5889.1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2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属超;胡峻山;李刚;陈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英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外皮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外皮剥线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剥线机本体,还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上的两个第二安装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驱动柱,两个所述驱动柱之间设有绕线辊;还包括水平设置于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侧面周向设有三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从动杆的端部设有弧形板,所述绕线辊转动连接于弧形板远离从动杆的侧面,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驱动从动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柱上设有使驱动柱和绕线辊固定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高对绕线辊上收卷的电线进行下料的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外皮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
现有的授权公开号为CN2100927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剥线机,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上端面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左右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支耳座和第一支耳座,所述第二支耳座左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内端部设有导向滑轮,所述第二支耳座左侧面上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内端部固定安装有切割刀,所述第二连接座左右端分别活动插接有传动丝杠和旋转轴,所述传动丝杠上活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该种电缆剥线机,能够对不同线径的电缆自动剥线处理,提高了电缆剥线效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实用新型在对绕线轮上收卷的电缆进行下料时,需要关闭驱动电机,再将电缆从绕线轮上取下,每次绕线轮绕满电缆时都需要取下电缆下料才能继续工作,不但操作麻烦而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缆外皮剥线装置,具有可提高对绕线辊上收卷的电线进行下料的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外皮剥线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剥线机本体,还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上的两个第二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驱动柱,两个所述驱动柱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驱动柱之间设有供电缆缠绕的绕线辊;还包括水平设置于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从动杆,所述从动杆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从动杆的侧面周向设有三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从动杆的端部设有弧形板,所述绕线辊转动连接于弧形板远离从动杆的侧面,当所述从动杆转动至绕线辊位于两个驱动柱之间时,所述绕线辊的两端与驱动柱的端部抵触且两个所述驱动柱和绕线辊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驱动从动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柱上设有使驱动柱和绕线辊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柱可在转动孔中转动,当绕线辊位于两个驱动柱之间且与两个驱动柱的端面抵触时,通过固定组件可实现对驱动柱和绕线辊的固定。当驱动柱和绕线辊完成固定后,驱动柱转动可带动绕线辊转动,绕线辊转动可将电缆不断收卷于绕线辊上。从动杆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从动杆转动带动从动杆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沿着从动杆的圆周面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连接杆上的弧形板和弧形板上转动连接的绕线辊转动。在一个绕线辊上完成对电缆的绕接后,通过固定组件对驱动柱和绕线辊解锁,通过驱动组件将下一个绕线辊转动至两个驱动柱之间,再通过固定组件完成对绕线辊和驱动柱的固定。通过上述装置进行电缆的绕接时,在一个绕线辊绕接完毕后可将下一个绕线辊继续进行电缆的绕接,同时工作人员可对转出的绕线辊上的电缆进行下料,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英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英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5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森林资源调查树高估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冰箱门封条的检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