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鼓膜通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0160.3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9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文;刘少文;秦利涛;丁韶洸;谢存存;贾晓东;尹志华;丁晓丽;宋纪军;刘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宏建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A61F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胡世辉 |
地址: | 45000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鼓膜 通气 | ||
一种防堵塞鼓膜通气管,包括导出管与触角,导出管与触角呈T字状固定,触角固定在导出管的内端,内端是伸入患者体内的一端;触角条状设置,其内侧面为凹槽面,凹槽面包括中间的凹陷区、两侧的凸出区,凹陷区、凸出区都沿触角的轴向设置,且凹陷区延伸到触角的端部;导出管的内部为中空部,中空部为导流通道,中空部的内端穿越过触角、直到与凹陷区连通,使引流通道与中空部连通,中空部的内端裸露在导出管的外端;导出管的径向方向设有一个通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导出管内端开设通孔,可以借用工具从通孔处清理堵塞,进而给临床带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鼓膜切开置管术等临床中要使用的鼓膜通气管。现代临床中,已经有鼓膜通气管,比如专利号为CN201821112739.1的专利文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临床中,鼓膜通气管的导出管特别细,内径大概为1.6-1.8mm,容易堵塞,堵塞后给临床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防堵塞鼓膜通气管,包括导出管与触角,导出管与触角呈T字状固定,触角固定在导出管的内端,内端是伸入患者体内的一端;触角条状设置,其内侧面为凹槽面,凹槽面包括中间的凹陷区、两侧的凸出区,凹陷区、凸出区都沿触角的轴向设置,且凹陷区延伸到触角的端部;导出管的内部为中空部,中空部为导流通道,中空部的内端穿越过触角、直到与凹陷区连通,使引流通道与中空部连通,中空部的内端裸露在导出管的外端;导出管的径向方向设有一个通孔,通孔设在导出管的内端部,通孔使中空部与外界连通。
通孔设有两个,该两个通孔沿导出管的轴线对称。
触角连接处在与导出管连接处的凸出区设有内陷空间。
触角的截面形状为弧形、U形、V形、椭圆弧形或多边形的一部分。
导出管的外轮廓为圆柱状、直棱柱状。
中空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弧、多边形。
导出管与触角一体成型。
通孔沿导出管轴线设置的条状孔,通孔的长度为3mm。
导出管与触角由硅胶制成。
导出管的内径为1.6~1.8mm、外径为1.7~1.9mm,管壁厚为0.1mm,长度为8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导出管内端开设通孔,可以借用工具从通孔处清理堵塞,进而给临床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包括并不限于增加新的技术特征、将本实用新型的任一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技术特征的替换而得到了新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宏建,未经刘宏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0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分中主冷液氧排放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补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