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筒回烧尾气回转窑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0300.7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大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02 | 分类号: | F27B7/02;F27B7/22;F27B7/24;F27B7/2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筒 尾气 回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筒回烧尾气回转窑,包括倾斜斜度为3.5~5%的窑体,其中,窑体分为干燥段与煅烧段,干燥段位置高于煅烧段位置,干燥段与煅烧段通过中部连接罩连接,干燥段与煅烧段的另外两头分别为窑尾与窑头;干燥段内设有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设有由隔热材料制成的窑衬,第一筒体侧壁设有尾气排放接管,干燥段上的窑尾处设有进料装置、尾气回烧接管;煅烧段内设有第二筒体,煅烧段上的窑头处设有进气出料接口,该进气出料接口与外部进气装置、成品出口装置和尾气回烧接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筒回烧尾气回转窑具有安全环保、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筒回烧尾气回转窑,属于环境工程和建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回转窑属于大型回转圆筒类设备,小角度倾斜安装,以低速回转。物料在回转窑内煅烧的过程是生料由窑的冷端(窑尾)喂入,由于窑有一定的斜度,且不断回转,因此使生料连续向热端(窑头)移动,燃料由热端喷入,在空气助燃下燃烧放热并产生高温烟气,热风在风机驱动下,自热端向冷端流动,而物料和烟气在逆向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使生料烧成熟料。
窑尾排出的尾气里通常含有有机物以及有害气体,直接排除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使窑内燃料燃烧完全,必须不断的从窑头送入大量的助燃空气,而燃烧后的烟气和生料中分离出来的气体,在向窑的冷端流动过程中,将热量传给与之相对运动的物料以后,由窑尾排出,入预热器,这增加了回转窑的运行成本,不利于回转窑长期商业运营。
回转窑的工作温度较高,通常为几百上千摄氏度,回转窑的热耗较高的原因之一是窑筒体表面散热损失大,约占热损失的20%~27%,是仅次于熟料形成热(占33%左右)的第二位支出大项。大量向周围空气辐射的热量不仅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使得回转窑周围的工作环境变得非常恶劣。因此迫切需要对回转窑筒体的辐射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改善操作环境,可以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经济效益高的双筒回烧尾气回转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方式实现的:双筒回烧尾气回转窑,包括倾斜斜度为3.5~5%的窑体,其特征在于,窑体分为干燥段与煅烧段,干燥段位置高于煅烧段位置,干燥段与煅烧段通过中部连接罩连接,干燥段与煅烧段的另外两头分别为窑尾与窑头;干燥段内设有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设有由隔热材料制成的窑衬,第一筒体侧壁设有尾气排放接管,干燥段上的窑尾处设有进料装置、尾气回烧接管;煅烧段内设有第二筒体,煅烧段上的窑头处设有进气出料接口,该进气出料接口与外部进气装置、成品出口装置和尾气回烧接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筒回烧尾气回转窑,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回转窑在煅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这些高温烟气在预热石灰石原料后仍然含有较高的热量,温度可达200~300℃,如果用于余热发电或用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因其温度偏低而利用价值不高,所以,以往的石灰回转窑生产线大都是将这些尾气掺混适量的冷风降至适宜的温度,再经除尘器除尘处理后排入大气,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又污染了环境;本实用新型在干燥段的窑尾处设置尾气回烧接管,有效地回收高热量的余温尾气,可将尾气回抽至窑头进行二次充分燃烧,减少气体中的有机物以及有害气体,使得末端尾气治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使排出的尾气更加安全环保;(2)回转炉的筒体是用钢板制成的,由于炉内焙烧温度高达1000℃以上,因此保温材料及耐火材料必须砌筑在筒体内部,以保护钢板;本实用新型在窑体第一筒体内使用隔热耐火性窑衬,可以降低第一筒体表面温度,减少筒体表面散热损失,降低能耗,保证设备经济安全运行。
具体地,第一筒体的筒径经过第一筒体中部位置后,由窑尾处大筒径缩小为小筒径,相应地,窑衬直径经过第一筒体中部位置后,由大窑衬直径缩小为小窑衬直径;所述第一筒体套设在第二筒体内,接口处由中部连接罩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大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大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0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钻针检测用检测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有序加料的切丁机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