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0393.3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3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霏霏;张鹏;王虎;王永远;李骏;曾建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2;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7;H01M10/6569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耦合 传热 动力电池 管理 装置 | ||
1.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池包箱体、可转动式挡风板、散/加热装置箱体、风扇、散热翅片、回流式水管、加热器、水泵和电池单体;
所述电池包箱体采用整体式框架结构,内置电池单体和扁平状热管,扁平状热管的蒸发端紧密贴靠电池单体;在电池包箱体两侧面布置可转动式挡风板;所述散/加热装置箱体紧靠电池包箱体,扁平状热管的冷凝端伸入电池包箱体内;所述散/加热装置箱体与所述回流式水管、水泵、加热器串联组成循环通道;所述回流式水管上设置有散热翅片,风扇安装在散热翅片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状热管是以液体冷却介质为工作液体的烧结式吸液芯铜质热管;所述扁平状热管的蒸发端与电池单体的表面接触包括两种方式,分别选其中的一种;其一为扁平状热管的蒸发端夹于电池单体间的缝隙中,并与电池单体的侧面紧密贴合;另一种为扁平状热管的蒸发端直接与电池单体底部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加热装置箱体是扁平状热管与回流式水管输送的流动水进行热交换的场所;所述散/加热装置箱体与扁平状热管连接处的密封材料采用泡沫硅橡胶,并涂有防水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具备两种功能:电池包处于低温时,加热器工作,同时利用所述扁平状热管的双向导热特性,通过散/加热循环加热电池包,此时可转动式挡风板关闭,风扇不工作;电池包处于高温时,加热器与回流式水管、水泵组成液冷循环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箱体两侧设置有可转动式挡风板;可转动式挡风板通过电机控制其同步转动,所述可转动式挡风板边缘有橡胶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式水管呈S型穿过散热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箱体框架四周安装了硅胶保护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相变与液冷耦合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面距散热翅片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03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减震的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塑料垃圾袋破袋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