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电极旋紧配合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2481.7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1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樊志勇;张惠兵;范志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B25H1/12;B25H1/16 |
代理公司: | 太原达引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0 | 代理人: | 朱世婷 |
地址: | 030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电极 配合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电极旋紧配合支撑装置,属于石墨电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石墨电极旋紧配合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耗力、安全隐患大、电极接头易损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电极旋紧配合支撑装置,其中: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滑底座、丝杠手动升降平台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面左右两边各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托辊装置;待安装的石墨电极放置在托辊装置上方,所述托辊装置的倾斜角度与石墨电极相接触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托辊装置距支撑架顶面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石墨电极最大直径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安全准确的完成旋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电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石墨电极旋紧配合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好的石墨电极本体与接头需要旋合后整体包装才能出厂,而对于直径500mm以上的大规格电极接头来说,他们的重量从十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安装的时候需要工人抱起来,对准电极本体的孔口进行旋合,非常的耗力、费时,同时还存在其它隐患,稍有不慎不但会砸到工人的脚,还会使电极接头的螺纹受到损坏,造成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石墨电极旋紧配合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石墨电极旋紧配合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耗力、安全隐患大、电极接头易损坏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电极旋紧配合支撑装置,其中: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滑底座、丝杠手动升降平台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面左右两边各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托辊装置;
待安装的石墨电极放置在托辊装置上方,所述托辊装置的倾斜角度与石墨电极相接触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托辊装置距支撑架顶面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石墨电极最大直径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丝杠手动升降平台的骨架采用槽型铝合金或钢构件制得。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消除安装时被意外掉落的电极砸伤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能够避免对电极接头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单人便可操作完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安全准确的完成旋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石墨电极旋紧配合支撑装置,其中: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滑底座1、丝杠手动升降平台2和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顶面左右两边各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托辊装置4;
待安装的石墨电极5放置在托辊装置4上方,所述托辊装置4的倾斜角度与石墨电极5相接触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托辊装置4距支撑架3顶面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石墨电极5最大直径的三分之一。
所述丝杠手动升降平台2的骨架采用槽型铝合金或钢构件制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将搬运过来的石墨电极5放置在托辊装置4上,通过丝杠手动升降平台2的升降将放置在托辊装置4上的石墨电极5提升到电极本体孔高的位置,使两者力求同轴同心,手动旋转石墨电极5中间部位,旋入本体孔内,待旋合后撤掉石墨电极旋紧配合支撑装置,继续旋紧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2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