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卫星地面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2788.7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唐浩;朱安超;陈章林;陆莎莎;赵宗鸿;刘凯旋;黄熙贤;樊鑫;陈勇;罗天豪;邱欣;王心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欧比特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葛歆玮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角度 卫星 地面 接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卫星地面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为圆形接收器,在所述接收器内设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为伸缩杆,该伸缩杆下端设有上下气缸;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支架,支架两端连接接收器内表面;所述支架上设有齿轮;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电机,该电机驱动齿条;所述齿轮在齿条上做圆周运动;所述支撑杆一侧与支架底端设有顶撑组件,该顶撑组件包括顶撑气缸;本实用新型实现卫星地面接收器的角度调节以及高度的调节,可以更加稳定的接收信号,且调节快捷方便;并且设有电磁发射器可以调节卫星地面接收器周围的磁场干扰,接收信号更加稳定规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探测卫星地面信号接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卫星地面接收器。
背景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指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人造卫星一般由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组成。专用系统是指与卫星所执行的任务直接有关的系统,也称为有效载荷。应用卫星的专用系统按卫星的各种用途包括:通信转发器,遥感器,导航设备等。科学卫星的专用系统则是各种空间物理探测、天文探测等仪器。技术试验卫星的专用系统则是各种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案、新仪器设备和新材料的试验设备。保障系统是指保障卫星和专用系统在空间正常工作的系统,也称为服务系统。主要有结构系统、电源系统、热控制系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等。对于返回卫星,则还有返回着陆系统。
人造卫星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一张地球资源卫星图片所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现有的卫星地面接收器存在调节角度与高度不方便的问题,对信号的接收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和高度,使得信号接收更稳定的可调节角度的卫星地面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卫星地面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为圆形接收器,在所述接收器内设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为伸缩杆,该伸缩杆下端设有上下气缸;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支架,支架两端连接接收器内表面;所述支架上设有齿轮;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电机,该电机驱动齿条;所述齿轮在齿条上做圆周运动;所述支撑杆一侧与支架底端设有顶撑组件,该顶撑组件包括顶撑气缸。
具体地,所述支撑杆下端设有底座,该底座位于接收器下端且长度大于接收器的直径。
具体地,所述齿条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
具体地,所述支撑杆内设有电磁发射器,该电磁发射器一端与底座连接。
具体地,所述支架穿过齿轮内部。
具体地,所述支撑杆一侧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滚珠,顶撑组件一端与滚珠连接,且在所述支撑杆上平行设有多个卡槽,卡槽内部设有多个可伸缩的卡块。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气缸和顶撑气缸,可以实现卫星地面接收器的角度调节以及高度的调节,可以更加稳定的接收信号,且调节快捷方便;并且设有电磁发射器可以调节卫星地面接收器周围的磁场干扰,接收信号更加稳定规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杆一侧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4-伸缩杆;5-接收器;6-顶撑组件;7-顶撑气缸;8-上下气缸;11-限位块;12-电磁发射器;13-滑轨;14-卡槽;16-滚珠;17-电机;18-齿轮;19-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欧比特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阳欧比特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2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封结构的射频滤波器
- 下一篇:半导体材料研磨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