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6668.4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7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邹正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众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14 | 分类号: | H01M50/514;H01M50/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方仕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自由 连接 组合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该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包括盒体和电性组件。所述盒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电性组件包括第一负极柱、第一正极柱、第一负极板、第一正极板和第一电池。当需要锂电池单元串联时,通过盒体水平对接,组成锂电池串联电池组使用,当需要锂电池单元并联时,第一负极柱相互插接,第一正极柱相互插接,组成锂电池水平并联电池组,第一负极板相互插接,第一正极板相互插接,组成锂电池上下并联电池组,锂电池空间内可自由的连接组合成各种串并联电路,适用于各种大小形状的工作场所,锂电池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可根据不同使用的要求,开模锂电池外壳作成各种大小形状的电池。
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锂电池外壳缺乏连接组合结构,导致锂电池不能自由的连接组合,需要专门开模制作锂电池电池舱进行连接组合,导致成本增加,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旨在改善锂电池不便自由连接组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包括盒体和电性组件。
所述盒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三支撑柱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所述第四支撑柱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侧壁一侧,远离所述第四支撑柱的所述第三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第四支撑柱侧壁一侧,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三插板,所述第三插板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三支撑柱侧壁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之间的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设置有第四插板,所述第四插板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之间所述底板底部一侧,所述电性组件包括第一负极柱、第一正极柱、第一负极板、第一正极板和第一电池,所述第一负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之间,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一负极柱一端插接于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所述第一负极柱一端,所述第一正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柱上端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上端之间,相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第一正极柱一端插接于另一个相邻所述第四支撑柱的所述第一正极柱一端,所述第一负极板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负极柱表面,所述第一负极板下端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负极板上端,所述第一正极板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正极柱表面,所述第一正极板下端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正极板上端,所述第一负极板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正极板,所述第一电池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负极板和所述第一正极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第四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三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三插槽,所述第三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三插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众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众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6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贴胶回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零度带生产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