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吸音材料施用至轮胎内部的施用器及施用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1316675.4 申请日: 2020-07-07
公开(公告)号: CN213106170U 公开(公告)日: 2021-05-04
发明(设计)人: 李云童;王亚群 申请(专利权)人: 3M中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4B27/033 分类号: B24B27/033;B24B41/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0;B24B47/22;B05B16/20;B05B13/06;B60C19/0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王艳江;孟艳华
地址: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吸音 材料 施用 轮胎 内部 系统
【说明书】: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吸音材料施用至轮胎内部的施用器及施用系统。施用器包括:施用头,施用头用于抓取吸音材料并且将吸音材料推压至轮胎的内侧,施用头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施用头沿施用器的径向方向在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移动;底座,驱动机构固定至底座。该施用系统包括:打磨机构,打磨机构用于对轮胎内部的待被施用吸音材料的吸音材料粘接部位进行打磨;喷涂机构,喷涂机构用于向吸音材料粘接部位喷涂粘合剂;吸音材料施用机构,吸音材料施用机构包括施用器和施用器移位机构。其中,施用器移位机构能够移动并定位施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音材料施用器以及具有这种吸音材料施用器的材料施用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将吸音材料施用至轮胎内部的新型的吸音材料施用器和吸音材料施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车辆的制造商和消费者极为关注的一个方面是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降低车辆的噪音是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轮胎噪声在汽车的所有噪声中占很大一部分。因此,有效地降低轮胎噪音是非常重要的。

当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轮胎的胎面和路面撞击造成胎面的振动,从而导致轮胎内腔中的空气振动,进而在轮胎内腔中产生噪音。与轮胎尺寸有关的该内腔共振峰值频率通常在150-250Hz之间。这对于车辆中的乘客而言是尖锐的共振峰值,从而导致非常不愉快的感觉。因此,减小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内的噪音是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方面。

目前,减小车辆轮胎的噪音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在轮胎的内侧设置噪音吸收器。这些噪音吸收器通常是通过将吸音材料沿轮胎的圆周方向粘接在轮胎的内侧而形成的。轮胎噪声吸收器在穿过轮胎胎冠的中心线的平面中对称地布置。

已知的是,在轮胎的成型过程中,为了使轮胎容易脱模,在轮胎的成型表面与模具接触的部分处施加有诸如云母之类的脱模剂。在轮胎成型之后轮胎的成型表面上留有脱模剂。这些脱模剂的存在不利于粘接剂的粘接,因此不利于将诸如吸音材料粘接在轮胎上。现有的去除脱模剂的方法不能够达到很好的脱模剂去除效果,并且有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因此,需要改进脱模剂的去除方法和设备。此外,现有的用于将吸音材料的粘接至轮胎内侧的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吸音材料与轮胎内侧的粘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吸音材料施用系统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吸音材料施用器,从而能够提高吸音材料的施用的效率和质量,有效且精确地去除轮胎表面的脱模剂,提高吸音材料与轮胎内侧的粘合强度。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音材料施用器包括:施用头,施用头用于抓取吸音材料并且将吸音材料推压至轮胎的内侧,施用头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施用头沿吸音材料施用器的径向方向在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移动;底座,驱动机构固定至底座。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驱动轴,驱动轴与驱动件固定连接,驱动件驱动驱动轴进行旋转运动;曲柄,曲柄的第一端固定至驱动轴;连杆,连杆的第一端以能够枢转的方式联接至曲柄的第二端,连杆的第二端以能够枢转的方式联接至施用头。其中,驱动件带动曲柄进行旋转运动时,曲柄通过连杆带动施用头沿径向方向移动。

其中,吸音材料施用器包括多个施用头,多个施用头沿吸音材料施用器的周向方向均匀地设置。其中,分别用于各个施用头的各个曲柄固定在驱动轴的沿轴向方向的不同高度处。

其中,驱动件是旋转气缸或电机。

其中,吸音材料施用器还包括导向机构。其中,导向机构固定至底座并且与施用头相联,导向机构引导施用头沿径向方向在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导向机构包括滑轨和滑块。其中,滑块能够沿滑轨滑动,滑轨固定至底座并且沿径向方向延伸,滑块与施用头固定连接。

其中,当施用头处于伸展位置时,曲柄和连杆沿同一直线沿径向方向延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中国有限公司,未经3M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6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