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复合的路面修复结构、抗裂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8747.9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舒文;周岚;李小鹏;赵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山东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玻纤布 复合 路面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复合的路面修复结构、抗裂路面结构。其中,路面修复结构包括回填层、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层、聚酯玻纤布层、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层;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位于回填层与原路面层之间,形成应力分散结构,以分散原路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的应力,缓解反射裂缝延伸速度。聚酯玻纤布层具有较低的延伸率及瞬时抗拉强度,有效消除路面反射裂缝的应力集中,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回填层内的沥青与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层相互渗透,提高粘结力;且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层能够一定程度分散反射裂缝的应力,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起到抗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复合的路面修复结构、抗裂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在15年,早期建成的道路已经逐渐进入大、中修期。然而我国对于沥青路面的养护方式为铣刨重铺为主,这使得在养护维修过程中每年都将产生大量的路面铣刨材料,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技术可以在保证一定的路面性能的同时,对路面废旧材料再利用,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石料紧缺、环境污染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就地热再生技术因施工进度快、旧料再利用比例高、经济环保、节约资源等优点而受到道路工作者关注。
然而由于反射裂缝是由下向上发展至路表的,目前就地热再生技术无法处理深层次反射裂缝的问题,再生后的路面在经历较短的使用时间后,裂缝很快再次发展至路表,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面修复结构,用于修复路面,路面修复结构具有一定的抵抗反射裂缝能力,延长修复后道路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复合的路面修复结构,包括回填层、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其中,
所述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层、聚酯玻纤布层、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层;所述回填层粘接于所述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层上;所述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层用以粘接于原路面层;
所述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位于所述回填层与所述原路面层之间,形成应力分散结构,以分散原路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的应力,缓解反射裂缝延伸速度。
优选地,所述回填层厚度大于所述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厚度。
优选地,所述回填层厚度为6~8cm。
优选地,所述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厚度为1~1.5mm。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抗裂路面结构,包括再生路面层、原路面层;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复合的路面修复结构;所述再生路面层铺设于所述回填层上表面;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下表面粘接于所述原路面层。
优选地,所述再生路面层厚度小于所述回填层厚度。
优选地,所述再生路面层厚度为4~5cm。
优选地,所述原路面层设有凹槽;所述回填层、所述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原路面层包括反射裂缝结构;所述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层覆盖于所述反射裂缝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再生路面层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回填层横截面面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8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运电子膨胀阀转子的组合支架
- 下一篇:一种化工涂料搅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