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旋塞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8785.4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洪;何学明;邓显敏;游锦堂;麦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青热能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2 | 分类号: | F16K5/02;F16K5/08;F16K5/16;F16K27/06;F24C3/10;F24C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芳艳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旋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旋塞阀,其包括阀体组件、旋塞阀芯和旋塞阀杆;阀体组件包括有进气通道、阀芯通道和出气通道,阀芯通道与出气通道连通,进气通道与阀芯通道连通;旋塞阀芯可转动设置于阀芯通道并能够控制阀芯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的通气情况;旋塞阀杆活动插设于阀体组件且一端伸入至阀芯通道中并设有沿径向凸起形成的连接部,旋塞阀芯上对应设有供连接部插入的连接槽,阀体组件还包括有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两者均位于阀芯通道的同一端部并沿阀芯通道的周向间隔分布,以在阀芯通道的端部形成止转槽和活动槽,连接部能够卡接在止转槽中,连接部能够在活动槽中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旋塞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以燃气为能源的灶具或炉具其一般包括有点火组件、旋塞阀、炉头等,旋塞阀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阀体结构,旋塞阀一般包括旋塞阀杆和旋塞阀芯,旋塞阀芯的内气腔壁不同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大小不一的气孔,而且小孔的直径一般较喷嘴的直径小,大孔的直径一般较喷嘴的直径大,通过手动旋转旋塞阀杆带动旋塞阀芯转动,从而可以调节喷嘴与不同的气孔相连通,进而使得灶具的火力能够调节。现有的旋塞阀,其内部组装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各零部件之间的传动关系较为复杂,组装生产较为麻烦,且长期使用后,内部部件容易出现松动,导致传动灵敏度下降,影响旋塞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气旋塞阀,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燃气旋塞阀,其包括阀体组件、旋塞阀芯和旋塞阀杆;所述阀体组件包括有进气通道、阀芯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阀芯通道能够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能够与所述阀芯通道连通;所述旋塞阀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阀芯通道,所述旋塞阀芯能够控制所述阀芯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之间的通气情况;所述旋塞阀杆活动插设于所述阀体组件,所述旋塞阀杆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阀芯通道中并设有沿径向凸起形成的连接部,所述旋塞阀芯上对应设有供所述连接部插入的连接槽,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有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均位于所述阀芯通道的同一端部并沿所述阀芯通道的周向间隔分布,以在所述阀芯通道的端部形成止转槽和活动槽,所述连接部能够卡接在所述止转槽中,所述连接部能够在所述活动槽中相对所述阀体组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燃气旋塞阀,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旋塞阀杆上形成连接部,调节火力大小时可通过连接部插入旋塞阀芯上的连接槽,以使得旋塞阀杆能够带动旋塞阀芯转动,通过旋塞阀芯对阀芯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的通气量进行调节控制,从而改变出气量,且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的止转槽和活动槽,能够在旋塞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方便旋塞阀杆通过连接部卡接于止转槽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其轻易能够转动,同时,在调节火力时,连接部能够在活动槽中随意转动,避免使用者转动过度导致关火,旋塞阀杆上连接部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且便于制造加工,传动可靠,且同时能够实现与旋塞阀芯联动、限制旋塞阀杆转动以及限制其转动范围的功能,方便旋塞阀的制造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塞阀杆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阀体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能够方便向右移动旋塞阀杆使其连接部越过第一限位凸台后的移动复位,使其能够向左移动复位抵接在阀体组件上,提高旋塞阀杆与阀体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凸台沿所述阀芯通道轴向的凸起高度尺寸大于所述旋塞阀杆沿所述阀芯通道轴向的可移动行程距离。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凸台沿阀芯通道轴向的凸起高度尺寸大于旋塞阀杆沿阀芯通道轴向的可移动行程距离,使得旋塞阀杆向右移动使其连接部越过第一限位凸台时,使其不能够越过第二限位凸台,限制其转动方向,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青热能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未经长青热能科技(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8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传感器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油泵油底壳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