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8876.8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田欢;于跃;李远;李佳洋;任宝理;王苗;于威;王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云天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5B1/00;E05B9/00;E05B17/1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杜广虎;杨威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家居 智能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包括外锁壳体、把手以及指静脉模块;把手一端固定在外锁壳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把手中设有容纳腔,把手的自由端朝向外锁壳体的一侧设有采集窗口,外锁壳体上与采集窗口对应的位置设有补光灯安装腔;指静脉模块包括补光灯模块、滤光片、反射镜、相机模块以及主控模块,补光灯模块安装在补光灯安装腔中,滤光片、反射镜以及相机模块通过指静脉安装架安装在容纳腔中。该智能门锁具有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在智能家居领域扮演者比较重要的角色,人们的生活也因为智能门锁的慢慢普及而变的越来越方便。目前智能门锁主要是指纹解锁,但是,指纹容易被复制,这使得智能门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解决了现有智能门锁采用指纹识别,容易被复制,造成智能门锁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包括外锁壳体、把手以及指静脉模块;
所述把手一端固定在所述外锁壳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把手中设有容纳腔,所述把手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外锁壳体的一侧设有采集窗口,所述外锁壳体上与所述采集窗口对应的位置设有补光灯安装腔;
所述指静脉模块包括补光灯模块、滤光片、反射镜、相机模块以及主控模块,所述补光灯模块安装在所述补光灯安装腔中,所述滤光片、反射镜以及相机模块通过指静脉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指静脉安装架包括相机支架、反射镜压盖以及固定架,所述相机支架包括滤光片安装部、反射镜安装部以及相机安装部,所述滤光片安装部上固定所述滤光片,所述反射镜安装部上安装有所述反射镜并由所述反射镜压盖压紧固定,所述固定架将所述相机支架固定在所述容纳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相机支架两侧设有卡台,所述反射镜压盖的两侧设有可与所述卡台扣合的卡爪。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设有采集窗口处的外边沿上还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上设有触点。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门把手上设置了指静脉模块,当人用手握住把手时即可进行指静脉识别,实现了快速开锁功能,同时,由于采用指静脉进行信息采集,保证了智能门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的结构图,图中为由智能门锁中间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的轴视图;
图3为把手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圆圈部分的指静脉模块的剖视图;
图5为指静脉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锁壳体,10、补光灯安装腔,11、主控单元,12、触摸按键,13、按键灯,2、把手,20、容纳腔,21、采集窗口,22、凹槽,3、指静脉模块,30、补光灯模块,31、滤光片,32、反射镜,33、相机模块,4、指静脉安装架,40、相机支架,400、滤光片安装部,401、反射镜安装部,402、相机安装部,403、卡台,41、反射镜压盖,410、卡爪,42、固定架,43、相机固定端盖,44、固定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指静脉家居智能门锁,包括外锁壳体1、把手2以及指静脉模块3;外锁壳体1中设有智能门锁的主控单元11、触摸按键12以及按键灯13等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云天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凌云天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8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孔式种/肥播量可调排播单体
- 下一篇:一种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