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集成自动装夹翻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0320.2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举;张德奇;纪国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拓欣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集成 自动 翻转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夹翻转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集成自动装夹翻转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作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包括支脚,所述支脚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依次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对称布置的支撑板,一个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面凸轮,在驱动主轴转动后,主轴带动移动装夹板和固定板朝下,此时连接杆一端的滚珠移动至面凸轮的至高位处自动将工件夹持并转动至加工工位,在加工完成后主轴继续转动,连接杆的端部移动至面凸轮的低位处,拉动移动装夹板滑动打开,自动松开工件卸料,一次性可以加工多个工件,实现了自动上下料,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夹翻转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集成自动装夹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系统是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下,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使机器、设备等按照预定的规律自动运行,实现预期的目标,或使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设计过程等按照人的要求高校自动地完成。
现有技术中,对零件进行焊接、切割等处理时,大多数采用人工手动上料和下料,并且一次性只能加工一个零件,工作效率较低,而采用自动化运行的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多个驱动源同时工作,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作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工位集成自动装夹翻转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集成自动装夹翻转机构,包括支脚,所述支脚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依次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对称布置的支撑板,一个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面凸轮,所述面凸轮与另一个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固定板和移动装夹板,所述移动装夹板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三个移动装夹板的一侧均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连接板,其中一个移动装夹板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装设有滚珠,所述面凸轮的一侧开设有曲线环槽,所述滚珠嵌入在曲线环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联接有同步带机构,所述同步带机构与主轴的一端联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面凸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其中一个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主轴的两端套设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输送带,输送带位于主轴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主轴焊接固定,所述主轴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装夹板与滑槽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轴、移动装夹板、固定板、连接板、面凸轮等结构的设置,在驱动主轴转动后,主轴带动移动装夹板和固定板朝下,此时连接杆一端的滚珠移动至面凸轮的至高位处自动将工件夹持并转动至加工工位,在加工完成后主轴继续转动,连接杆的端部移动至面凸轮的低位处,拉动移动装夹板滑动打开,自动松开工件卸料,一次性可以加工多个工件,实现了自动上下料,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2、本实用新型中只采用了电机作为驱动源,就能实现对工件的自动装夹、转运以及卸料动作,简化了市场上的自动化设备结构,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工位集成自动装夹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工位集成自动装夹翻转机构的标号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拓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拓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0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阻帆船划船一体健身器材
- 下一篇:新型逃生防护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