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肛肠注入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0670.9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宋秋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李晓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肠 注入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肛肠注入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包括管体、气囊和注气管,所述气囊设于管体前端外表面,注气管前端与气囊连通;所述管体有相互独立的引流通道和注入通道,引流通道的引流物入口位于管体前端,引流通道的引流物出口位于管体后端;引流物入口和引流物出口;所述注入通道的注入入口位于管体后端,注入通道的出口位于管体前端,所述注入通道内安装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中引流和注入通道相互独立,通过大便引流,利于保持大便通畅,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同时通过注入通道可给直肠给药,能有效提高疗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肛肠注入引流管。
背景技术
对于长期卧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患者,长期腹泻、大便失禁呈水样或糊状的危重症患者,以及肛周长时间受理化因素刺激而造成肛周皮肤发生糜烂或骶尾部皮肤出现压疮的患者,临床中需要进行大便引流,以避免发生肛周失禁性皮肤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肛肠注入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肛肠注入引流管,包括管体、气囊和注气管,所述气囊设于管体前端外表面,注气管前端与气囊连通;
所述管体有相互独立的引流通道和注入通道,引流通道的引流物入口位于管体前端,引流通道的引流物出口位于管体后端;引流物入口和引流物出口;
所述注入通道的注入入口位于管体后端,注入通道的出口位于管体前端,所述注入通道内安装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在管体的前端端部以及前端侧部均设有注入通道的出口。
优选地,管体的前端侧部设有两个注入通道的出口。
其中,所述管体包括构成所述引流通道的引流管和构成所述注入通道的注入管,引流管位于注入管外部。
或者,所述管体包括构成所述引流通道的引流管和构成所述注入通道的注入管,注入管从引流管内部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注入管前端伸出引流管,使注入通道的出口位于注入管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引流和注入通道相互独立,通过大便引流,直接接入收集,避免对患者肛周皮肤完整性造成损伤,减轻患者痛苦;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减少排便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通过注入通道可直肠给药,无需再插入灌肠管给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护士临床工作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实施例一的三维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肛肠注入引流管,包括管体、气囊3和注气管4,气囊3设于管体前端外表面,注气管4前端与气囊3连通;
管体有相互独立的引流通道和注入通道,引流通道的引流物入口12位于管体前端,引流通道的引流物出口11位于管体后端;引流物入口12和引流物出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0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