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光通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1877.8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1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善忠;许国轩;何流;周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14 | 分类号: | H04B10/114;H04B10/4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文俊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通信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光通信电路,包括滤波放大单元、信号编码单元、红外光发生单元、红外光接收单元、信号解码单元和功率放大单元和若干中继单元;滤波放大单元拾取音频模拟信号,对特定频带范围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信号编码单元对输入的音频模拟信号进行编码后输入红外光发生单元中;红外光发生单元将编码后的音频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后发出光红外光信号;红外光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红外光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输入信号解码单元中解码后向功率放大单元输出模拟信号;功率放大单元将模拟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语音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光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初期开始,无线通讯技术已经变成人类最常用的通信手段。相较于传统的光纤通信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能够传输大容量的数据,例如语音、数据和图像,同时具有灵活性高,维护成本低以及不受线路布设空间限制等优点。比较典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技术、NFC、和红外光通信技术。蓝牙技术和NFC同属于近距无线传输技术,虽然它们能够实现无线传输数据,但由于成本过高,传输距离小,抗干扰能力弱和信息加密程度不足等缺点,使得蓝牙和NFC技术难以应用于长距离无线通信传输,限制了它们的大规模研发和推广。
红外光通信技术传输音频信号是通过红外光作为传输信息的信号,不用重新设立频率波段,所以红外光通信可以在一定空间内进行信息传输。由于红外光通信技术其具有成本低、功能强、传输速率高、传输容量大以及加密程度高等优点,目前红外光通信广泛应用于短距离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或者单个设备之间的文件交换。红外光传输音频信号的距离比较有限,限制了其具体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具有可扩展的远距离音频信号传输能力的红外光通信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光通信电路,包括滤波放大单元(1)、信号编码单元(2)、红外光发生单元(3)、红外光接收单元(4)、信号解码单元(5) 和功率放大单元(6)和若干中继单元(7);滤波放大单元(1)的输出端与信号编码单元(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编码单元(2)的输出端与红外光发生单元(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红外光接收单元(4)接收红外光信号,红外光接收单元(4)的输出端与信号解码单元(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解码单元(5)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单元(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功率放大单元(6) 的输出端与扬声器电性连接;
所述滤波放大单元(1)拾取音频模拟信号,对特定频带范围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
信号编码单元(2)对输入的音频模拟信号进行编码后输入红外光发生单元 (3)中;
红外光发生单元(3)将编码后的音频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后发出光红外光信号;
红外光接收单元(4)将接收到的红外光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输入信号解码单元(5)中解码后向功率放大单元(6)输出模拟信号;
功率放大单元(6)将模拟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语音信号。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信号编码单元(2)包括编码芯片 U1、电容C3和三极管Q1,音频模拟信号经麦克风变化为电压信号流经电容C3,电容C3对该电压信号滤波后输入编码芯片U1的模拟信号输入端,编码芯片U1 的数字信号输出端经过输出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经三极管Q1放大后输出到红外光发生单元(3)的输入端;滤波放大单元(1)将输入的模拟信号滤波后转换为信源基带信号,该信源基带信号经过编码芯片U1模数转换输出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1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声纹检测装置
- 下一篇:简易封装卡片式车载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