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钣金修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2305.1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0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懂;刘会标;钟庆佳;刘兰军;李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修复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观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钣金修复工具,包括撬杆和工艺孔保护套,所述撬杆包括撬杆主体,所述撬杆主体的一端设有撬杆头,所述撬杆主体的另一端设有握把,所述工艺孔保护套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撬杆主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钣金修复工具,通过在撬杆主体上可滑动地套设工艺孔保护套,在对变形的蒙皮进行撬起时,伸入的撬杆通过工艺孔保护套进入钣金凹陷蒙皮背面进行修复,避免了撬杆的作用力直接施加在工艺孔上而造成工艺孔变形,避免了钣材二次变形修复,提高了钣金修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观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钣金修复工具。
背景技术
车身外观钣金修复是汽车维修的一种加工方法,又叫做冷作,当汽车发生碰撞后要对车身变形部位进行修复,其修复方法有很多种,其一就是利用撬杆伸入板材背面对凹陷部位进行撬起矫正,依靠钣金修理师傅的技术经验对板材实现修复,该方法应用最广的是汽车制造主机厂,因为采用该方法返修质量高,板材损伤少,能够对产品车提供高质量的修理效果,但现有技术缺点为:当把撬杆伸入蒙皮背面对其变形部位进行撬起修复时,操作工人需要从将撬杆通过内板的工艺孔到达钣金凹陷背面,将钣金凹陷翘起,但在撬起凹陷部位时,会对工艺孔边缘产生反作用力,导致工艺孔变形,造成二次不良,使得凹陷部位修复后还需要根据工艺孔变形的状态使用专用修复工艺孔工具对变形的工艺孔进行修复,造成钣金修复工序增多,增加修理工时,钣金修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钣金修复工具,避免工艺孔变形,提高钣金修复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钣金修复工具,包括撬杆和工艺孔保护套,所述撬杆包括撬杆主体,所述撬杆主体的一端设有撬杆头,所述撬杆主体的另一端设有握把,所述工艺孔保护套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撬杆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工艺孔保护套上活动连接有滚珠卡扣,所述滚珠卡扣与所述撬杆主体抵接。
优选地,所述撬杆主体上设有凹槽,所述滚珠卡扣可容纳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工艺孔保护套包括相垂直设置的安装部和抵接部,所述滚珠卡扣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上相对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滚珠卡扣的直径,所述滚珠卡扣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工艺孔保护套由软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撬杆头的头部为扁平状或圆头状或圆锥体状。
优选地,所述撬杆主体与所述撬杆头之间的夹角为115-155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钣金修复工具,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撬杆主体上可滑动地套设工艺孔保护套,在对变形的蒙皮进行撬起时,伸入的撬杆通过工艺孔保护套进入钣金凹陷蒙皮背面进行修复,避免了撬杆的作用力直接施加在工艺孔上而造成工艺孔变形,避免了钣材二次变形修复,提高了钣金修复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钣金修复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钣金修复工具的工艺孔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撬杆,11-撬杆主体,12-撬杆头,13-握把,14-凹槽,2-工艺孔保护套,21-安装部,22-抵接部,23-安装孔,3-滚珠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2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开裂的通机飞轮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进线段330kV架空线同塔交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