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进线段330kV架空线同塔交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2350.7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3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强;张功望;高永亮;李晓婷;董卓元;盛飞;邢琳;李晋;李卓洋;孙伟山;陈伟;祝军超;高若楠;陈曦;韩新玉;赵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线段 330 kv 架空 塔交跨 系统 | ||
1.一种变电站进线段330kV架空线同塔交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5)、地线横担系统、第一回路导线横担系统及第二回路导线横担系统,其中,地线横担系统、第一回路导线横担系统及第二回路导线横担系统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所述地线横担系统包括第一地线横担(1)及第二地线横担(2),第一地线横担(1)的端部及第二地线横担(2)的端部均固定于塔体(5)上,第一回路导线横担系统包括第一导线横担(3)、第二导线横担(4)及第三导线横担(6),其中,第一导线横担(3)的端部、第二导线横担(4)的端部及第三导线横担(6)的端部均固定于塔体(5)上,第二回路导线横担系统包括第四导线横担(7)、第五导线横担(8)及第六导线横担(9),其中,第四导线横担(7)的端部、第五导线横担(8)的端部及第六导线横担(9)的端部固定于塔体(5)上,其中,第一地线横担(1)、第一导线横担(3)、第四导线横担(7)及第六导线横担(9)均位于塔体(5)的一侧,第二地线横担(2)、第二导线横担(4)、第三导线横担(6)及第五导线横担(8)均位于塔体(5)的另一侧,第二导线横担(4)的长度小于第一导线横担(3)的长度及第三导线横担(6)的长度,第五导线横担(8)的长度小于第四导线横担(7)的长度及第六导线横担(9)的长度;
第一导线横担(3)、第三导线横担(6)、第四导线横担(7)及第六导线横担(9)自上到下依次分布,且第一导线横担(3)与第二导线横担(4)等高,第四导线横担(7)与第五导线横担(8)等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进线段330kV架空线同塔交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六导线横担(9)与第四导线横担(7)之间的距离为9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进线段330kV架空线同塔交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导线横担(6)与第五导线横担(8)之间的距离为10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进线段330kV架空线同塔交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线横担(4)与第三导线横担(6)之间的距离为9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进线段330kV架空线同塔交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线横担(3)上悬挂点与第一地线横担(1)上悬挂点之间的距离为7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进线段330kV架空线同塔交跨系统,其特征在于,塔体(5)的高度为57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23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钣金修复工具
- 下一篇:一种LED硅胶成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