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2447.8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2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革;曾春娥;谢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俊毅网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22 | 分类号: | C23F13/22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阴极保护 远程 监测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涉及阴极保护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吊板、终端外壳、防火外壳和终端本体,终端本体固定安装在终端外壳内,终端本体包括微处理器、模数转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安装吊板底部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卷线杆,终端外壳两端均焊接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连接绳与卷线杆连接,安装吊板一侧通过电源线设置有电源插头,本实用新型采用悬挂式结构配合方向调节机构的结构设计使得终端本体能够较为灵活的调节信号接收和发射方向,防火外壳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防火保护功能,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阴极保护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物联网的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
背景技术
阴极保护技术是电化学保护技术的一种,其原理是向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外加电流,被保护结构物成为阴极,从而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为了防止通信线路或设备被腐蚀,而使被保护的设备对地保持负电位的一种防腐蚀措施,阴极保护使用的场合较多,它通常由一个电源变压器和一个桥型整流器组成,为了能够保证阴极保护效果,我们现在通常会通过远程监测终端对阴极保护的各个部件进行数据监测,相关的电子设备技术也已经较为成熟,一般包括了微处理器、模数转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以及物联网模块和无线模块等,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
但是,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外部结构还较为简单,难以满足当前多样的使用需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的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大多为固定结构,在发射外部信号或者接收信号时也较为固定,有时可能出现信号堵塞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当前的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防火能力较差,在实际使用时如果外部发生火灾,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也极易发生短路或者自爆,危险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联网的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方位无法调节和防火能力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的阴极保护远程监测终端,包括安装吊板、终端外壳、防火外壳和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终端外壳内,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微处理器、模数转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安装吊板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卷线杆,所述终端外壳两端均焊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卷线杆连接,所述安装吊板一侧通过电源线设置有电源插头。
优选的,所述安装吊板顶部通过安装杆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座。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两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连接绳活动穿设在所述调节环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调节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终端外壳底部开设有框型卡槽,所述防火外壳卡设在所述框型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防火外壳位于所述框型卡槽内的一端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由弹性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终端外壳顶部设置有防火顶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悬挂式结构配合方向调节机构的结构设计使得终端本体能够较为灵活的调节信号接收和发射方向。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防火外壳,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火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火外壳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俊毅网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俊毅网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2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层复合气泡袋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镁合金产品基材表面的涂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