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站自充式虹吸引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5024.1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4 | 分类号: | E03B3/04;E03B5/00;E03B7/07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站 虹吸 引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站自充式虹吸引水系统,包括进水池和自动化控制设备;所述进水池的一侧设有水泵进水管,另一侧设有虹吸管和潜水泵输水管,在设置水泵进水管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液位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贯穿进水池的侧壁,并连接有排气管,另一端外露,并连接有取水头部;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虹吸管连通,另一端贯穿进水池的顶部并设有排气阀和电子真空表。用新型采用虹吸管与泵房进水池的组合结构,在虹吸管有效安装高度以内进行埋管,利用水源水位自然涨落通过进水池对虹吸管进行充水排气,从而避免过深的管槽开挖及常规虹吸系统的运维问题;可以使虹吸管的优势充分发挥,解决超深埋管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虹吸管运维不便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站自充式虹吸引水系统,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泵站引水方式基本可分为明渠引水和管道引水,通常泵站与水源有一定距离且不宜采用挖渠时,需采用取水头部、引水涵管、进水前池等建筑物组成的引水系统进行引水,其中,常用的引水管为直埋管和虹吸管。
采用上述方案是,会存在部分河岸泵站水泵安装高程较低,引水管埋管开挖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站自充式虹吸引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泵站自充式虹吸引水系统,包括进水池和设置在进水池顶部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所述进水池的一侧设有水泵进水管,另一侧设有虹吸管和潜水泵输水管,在设置水泵进水管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液位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贯穿进水池的侧壁,并连接有排气管,另一端外露,并连接有取水头部;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虹吸管连通,另一端贯穿进水池的顶部并设有排气阀和电子真空表;所述潜水泵输水管的一端与进水池连通,另一端外露,并连接有潜水泵;所述潜水阀、排气阀、电子真空表、液位计均与自动化控制设备连接。
所述潜水泵输水管的高程高于虹吸管的高程。
所述虹吸管的外露段上设有潜水阀。
所述排气管设置在虹吸管的驼峰顶部。
所述潜水阀设置在虹吸管最低水位管段处。
所述潜水泵输水管的一端水平与进水池连通。
所述潜水泵中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自动化控制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虹吸管与泵房进水池的组合结构,在虹吸管有效安装高度以内进行埋管,利用水源水位自然涨落通过进水池对虹吸管进行充水排气,从而避免过深的管槽开挖及常规虹吸系统的运维问题;可以使虹吸管的优势充分发挥,解决超深埋管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虹吸管运维不便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操作的流程图;
图中:1-取水头部,2-潜水阀,3-虹吸管,4-排气管,5-潜水泵,6-潜水泵输水管,7-排气阀,8-电子真空表,9-自动化控制设备,10-液位计,11-进水池,12-水泵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5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机械皮带轮去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快装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