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精度导电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5241.0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1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双;岳帅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常兴金刚石精密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精度 导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铸行业导电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精度导电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和电铸植砂设备,所述治具本体为圆盘形,治具本体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一条收尾相连的弹簧凹槽,所述弹簧凹槽将治具本体圆周面分为第一台体和第二台体;所述第一台体上开设有导线过孔;所述第二台体开设有若干工件固定孔;所述治具本体的圆盘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治具本体通过安装孔安装在电铸植砂设备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于更换;一次加工多组工件,也进一步的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铸行业导电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精度导电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铸行业的持续发展,超硬材料制品在现代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电铸行业导电工装治具主要是以圆形铜盘、托盘、铜管为第一导电工装,其在电铸行业中本身特性直接影响到电铸产品的性能以及生产良率。
由于铜制工装治具本身成本较高、重量较重、而且易磨损腐蚀,重复使用率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导电稳定,多工件同时加工的治具。
一种新型高精度导电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和电铸植砂设备,所述治具本体为圆盘形,治具本体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一条收尾相连的弹簧凹槽,所述弹簧凹槽将治具本体圆周面分为第一台体和第二台体;所述第一台体上开设有导线过孔;所述第二台体开设有若干工件固定孔;所述治具本体的圆盘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治具本体通过安装孔安装在电铸植砂设备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铸植砂设备包括:安装杆、植砂槽卡槽、接线柱和操作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本体为材质为聚氯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凹槽用于防治导电型弹簧,该弹簧为铍铜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中,治具本体为圆盘形,开设的弹簧凹槽用于放置导电弹簧,选用的弹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弹簧的接口处,通过螺纹接口来连接弹簧和带点绝缘胶皮导线,接好后的弹簧,拉伸套设在弹簧凹槽内部,且导线从导线过孔穿出;第二台体上,开设有个工件固定孔,将待处理工件通过工件固定孔,安装在治具本体上;所述治具本体通过安装孔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所述植砂槽卡槽内;治具本体固定在安装杆上后,工件水平放置,将治具本体上的导线接入接线柱内,通过操作面板,选择对应制程工艺程序,对待处理工件进行电铸植砂作业;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于更换;一次加工多组工件,也进一步的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斜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斜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治具本体、11、第一台体、12-第二台体、13-工件固定孔、2-弹簧凹槽、3-安装孔、4-导线过孔、5-安装杆、6-植砂槽卡槽、7-接线柱、8-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常兴金刚石精密磨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常兴金刚石精密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5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