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盘煤斗轮机冗余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5575.8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攀峰;袁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感数字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00 | 分类号: | B65G65/00;B65G6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度修典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盘煤斗 轮机 冗余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盘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激光盘煤斗轮机冗余定位装置,斗轮机主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进距离传感器和射频校正传感器,斗轮机主体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俯仰角度传感器,斗轮机主体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回转角度传感器;行进距离传感器、射频校正传感、俯仰角度传感器和回转角度传感器分别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通过斗轮机定位的冗余配置,设计结构件安装双套的行进距离传感器、俯仰角度传感器和回转角度传感器,定位系统基于双份定位数据,实时进行定位数据的相互比较,如果发现偏差大的数据,马上采取自检和预警措施,并将数据作为作废数据。保证斗轮机定位的高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盘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盘煤斗轮机冗余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堆取料机是煤场作业的核心设备之一。它是堆取料合一的设备。为了提高堆取料机作业的效率和安全问题,应保证堆取料机具备寻址、识址、定位,从而实现流畅和高效的堆取料作业。同时程控室能够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控。所以有必要对堆取料机位置进行连续跟踪、悬臂三维空间位置实时监测,解决堆取料作业过程中空间防碰撞的难题。
目前:堆取料机大多采用的的定位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人眼定位,编码器定位装置,激光位移定位,行走限位开关,RFID射频方式,露天煤场采用 GPS+RTK定位。但是以上方式均存在一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1、人眼定位受制于操作人员的经验、身体状况和现场的环境影响比较大,作业时间长;
2、编码器定位属于机械接触,会形成累计误差;
3、激光位移在不洁净的环境会失去作用,轨道沉降导致车辆行走抖动会使靶位不准;
4、行走限位开关由于是点限位,对连续性位置检测存在盲区;
5、RFID射频是无线点定位,会存在漏读;
6、GPS+RTK定位属于卫星定位,受干煤棚或者遮挡物影响,无法获取卫星信号。
在火力发电厂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对贮煤场的储煤量进行盘煤测量,以便监控煤炭的消耗状态。斗轮机的位置定位、斗轮机的旋转角度、斗轮机悬臂的上升/下降的位置对煤堆的盘煤结果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斗轮机无人值守完全自动化研究的成功,市场对斗轮机精准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斗轮机的定位方式精度偏低,不能满足对斗轮机无人化的需求,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现有的斗轮机的定位方式精度偏低,无法在斗轮机进行精准的对煤堆进行盘点和堆取料,使煤场的储煤量、堆取料时出现误差,不能满足对斗轮机无人化的需求。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在数据整合、处理分析上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斗轮机的位置定位、斗轮机的旋转角度、斗轮机悬臂的上升/下降的位置结合三维成像图使斗轮机可以对煤堆的盘煤、堆取料结果准确度有很大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盘煤斗轮机冗余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激光盘煤斗轮机冗余定位装置设置有:
斗轮机主体;
所述斗轮机主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进距离传感器和射频校正传感器,所述斗轮机主体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俯仰角度传感器,所述斗轮机主体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回转角度传感器;
所述行进距离传感器、射频校正传感器、俯仰角度传感器和回转角度传感器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行进距离传感器、射频校正传感器、俯仰角度传感器和回转角度传感器分别通过连接线路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感数字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慧感数字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5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雪崩探测器的高压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口腔科用唾液收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