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理水库库岸水土流失的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5689.2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梅香;黄桂云;张国禹;马晓波;李成道;邱利文;吴笛;陈会员;吴锦华;张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A01G9/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理 水库 水土流失 构件 | ||
一种治理水库库岸水土流失的构件,包括中心基座,中心基座底面开设有种植腔,中心基座顶面开设有种植孔,种植孔与种植腔相通;中心基座边缘设置有多个基角,多个基角绕中心基座环形设置;中心基座侧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的中心基座为四棱台结构,中心基座的横截面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变大;基角为四方体结构,基角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基角分别设置在中心基座四个拐角处。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水库库岸水土流失,方便种植植被提高了土壤固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库库岸边坡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理水库库岸水土流失的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治理水库库岸水土流失,在固化水库库岸的同时,而且还要注重其生态植被的恢复工作,但都存在着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技术人员通过设计固定种植网格、填土种植的地被植物,短时间内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种植土裸露,经不住长时间的流水、雨水的冲刷,最终还是造成水土流失,达不到固土和理想的生态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治理水库库岸水土流失的构件,能够减少水库库岸水土流失,方便种植植被提高了土壤固化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理水库库岸水土流失的构件,包括中心基座,中心基座底面开设有种植腔,中心基座顶面开设有种植孔,种植孔与种植腔相通;中心基座边缘设置有多个基角,多个基角绕中心基座环形设置;中心基座侧壁开设有排水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中心基座为四棱台结构,中心基座的横截面由顶面向底面逐渐变大;基角为四方体结构,基角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基角分别设置在中心基座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基角下端凸出于中心基座底面。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基角下端面低于中心基座底面2-5cm。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排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水口环形设置在中心基座侧壁的下边缘。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种植腔为半球形槽结构。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中心基座为四棱台结构,中心基座的侧壁为斜面,可防止流水和雨水冲刷。
2、半球形槽形成了从种植孔向下渐扩的空腔结构,利于植被根系的生长,在旱季少雨时,由于构件内半球形的种植腔,内大外小的特点,不会造成土壤水分的流失,能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当构件内水过多时,可以通过排水孔排出植物根部多余的水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图二;
图3为网径铺设结构图。
图中:中心基座1、种植腔2、种植孔3、基角4、排水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治理水库库岸水土流失的构件,包括中心基座1,中心基座1底面开设有种植腔2,中心基座1顶面开设有种植孔3,种植孔3与种植腔2相通;中心基座1边缘设置有多个基角4,多个基角4绕中心基座1环形设置;中心基座1侧壁开设有排水口5。种植腔2用于为植被的根系提供生长空间,种植孔3处用于种植植被,基角4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排水口5用于排水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5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刷充电挂架
- 下一篇:一种带筛分功能的粮食螺旋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