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锭铸造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6995.8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4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邓展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鑫溢腾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8 | 分类号: | B22D7/08;B22D7/12;B22D27/04;B22D33/04;B22D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陈岑 |
地址: | 52825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锭 铸造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锭铸造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上模具通过电动液压杆固定在下模具的正上方,下模具上并排设置有多个铝锭成型槽,每个铝锭成型槽的前侧端均设置有挡门滑槽,出料挡门安装在挡门滑槽内,每个铝锭成型槽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冷却液槽,冷却液槽与铝锭成型槽共用侧壁,上模具顶部设置有上料漏斗,上料漏斗底部设置有沿上模具横向分布的进料主管,进料主管通过进料分管与下模具中的铝锭成型槽连通,上模具上还设置有多个与铝锭成型槽相对应的排气管。本铝锭铸造成型模具,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铝锭成型槽的同时上料,并且通过在铝锭成型槽的侧壁上设置冷却液槽,可以加速铝锭冷却速度,提高成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锭铸造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铝锭铸造成型模具,属于铸造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需求量巨大,在铝合金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铝锭原材料,现有技术中铝锭的铸造工艺一般采用铝液注入模具中,待冷却成铸坯后取出后,注入过程是产品好坏的关键步骤。现有的铝锭铸造成型模具中铝液冷却一般采用自然冷却,需要时间过长,使得铝锭铸造效率低下;铝液在进入成型模具时,可能因为成型模具内部空气排除不及时,使得铝液冷却后形成的铝锭内产生气泡,对铝锭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铝锭铸造成型模具在铝锭成型后会卡在模具本体中,需人工对铝锭进行撬动,造成铝锭的损伤,且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锭铸造成型模具,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铝锭成型槽的同时上料,并且通过在铝锭成型槽的侧壁上设置冷却液槽,可以加速铝锭冷却速度,提高成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锭铸造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上模具通过电动液压杆固定在下模具的正上方,所述下模具上并排设置有多个铝锭成型槽,每个铝锭成型槽的前侧端均设置有挡门滑槽,出料挡门安装在挡门滑槽内,每个铝锭成型槽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冷却液槽,所述冷却液槽与铝锭成型槽共用侧壁,所述上模具顶部设置有上料漏斗,所述上料漏斗底部设置有沿上模具横向分布的进料主管,进料主管通过进料分管与下模具中的铝锭成型槽连通,所述上模具上还设置有多个与铝锭成型槽相对应的排气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操作时,首先通过电动液压杆收缩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使得上模具上的排气管与对应的铝锭成型槽连通,然后向上料漏斗灌入铝液,铝液通过进料主管和进料分管的分配后进入各个铝锭成型槽内,在铝液注入过程中,在铝液的压力下可以通过排气管将铝锭成型槽内的空气向外排出,可以避免铝液冷却后形成的铝锭内产生气泡,提高铝锭成型的质量。当各个铝锭成型槽加注好铝液后,电动液压杆将上模具顶起,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然后向冷却液槽内加入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加速吸收铝锭成型槽内的热量,提高铝锭成型槽内铝液的冷却速度。当铝锭成型槽内的铝液冷却成铝锭后,打开挡门滑槽内的出料挡门,然后将铝锭取出即可。
优选的,每个铝锭成型槽的底部均安装有用于顶料的出料液压顶杆,通过出料液压顶杆从铝锭后端的底部对铝锭进行顶升,实现铝锭的卸料,并且不会对铝锭造成伤害。
优选的,所述出料挡门的内侧面经过抛光处理后喷涂有脱模涂料,防止成型后铝锭与出料挡门粘连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铝锭成型槽内壁上喷涂有脱模涂料,利于铝锭的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鑫溢腾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鑫溢腾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6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岩顶管机防偏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抗寒耐潮的高低压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