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引流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8885.5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8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密密;陈良;徐敏;许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引流球,包括引流球主体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球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巴德思乐扣,所述引流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刻度尺。该新型的引流球,通过引流球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孔、贯穿口、伸缩杆、密封块和活动把手,便于通过活动把手拉动伸缩杆和密封块在排气管的内部伸缩,从而通过按压和拉动活动把手实现排气,通过引流管上设置有巴德思乐扣、刻度尺和管夹,便于通过巴德思乐扣快速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并有一标签可记录置管时间及深度(标签做成淡黄色,表示是中危导管),刻度尺易于观察管子是否有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引流球。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和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目前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系统由引流容器(手雷式)、外科引流管及引导针组成,骨科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一般为48h,期间倾倒次数约2-3次,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引流球出口小,稍有血凝块便倾倒不干净,致第二天的引流液量不准确,每次倾倒引流液时需另外准备一个容器(如杯子),容器通常无盖子,容易污染衣物和床单等,出口盖子为塞入式,反复打开和塞入易污染,并在使用中容易脱出,引流球上刻度为5、10和5ml,量少于5ml时无法计量,同时倾倒作业时如折叠不全和挤压容易球体使引流液反流,引起伤口感染,引流管一般医生只是放于需引流的创面,无特殊固定或仅以手术缝线缠绕固定,易滑脱,管子无刻度,是否有脱出无法观察,故而提出一种新型的引流球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引流球,具备使用效果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引流球出口小,稍有血凝块便倾倒不干净,致第二天的引流液量不准确,每次倾倒引流液时需另外准备一个容器(如杯子),容器通常无盖子,容易污染衣物和床单等,出口盖子为塞入式,反复打开和塞入易污染,并在使用中容易脱出,引流球上刻度为5、10和5ml,量少于5ml时无法计量,同时倾倒作业时如折叠不全和挤压容易球体使引流液反流,引起伤口感染,引流管一般医生只是放于需引流的创面,无特殊固定或仅以手术缝线缠绕固定,易滑脱,管子无刻度,是否有脱出无法观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用效果高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引流球,包括引流球主体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球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巴德思乐扣,所述引流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刻度尺,所述引流管的外部活动安装有管夹,所述引流球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右侧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口,所述排气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把手,所述引流球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外部套装有密封盖,所述引流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管。
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尺寸大于贯穿口和排气孔的直径,所述密封块为密封橡胶。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直径小于贯穿口的直径,所述伸缩杆通过贯穿口延伸至排气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把手的直径大于贯穿口与伸缩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正面开设有刻度条。
优选的,所述安装管和密封盖的内壁均开设有与出液管外壁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安装管和密封盖均与出液管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8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牧业秸秆回收处理用粉碎装置
- 下一篇:癫痫患者防摔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