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量采血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9746.4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佟强;李磊;马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威高采血耗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宋文学 |
地址: | 2642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微量采血管,包括两端开口且中通的毛细吸管,毛细吸管的一端设有气囊,气囊包括连接部和气囊本体,连接部的一端套设在毛细吸管的外部,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气囊本体相连接,气囊本体上设有通气孔,毛细吸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吸管内腔的正截面为多边星形,星形的顶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星形的截面能够增加毛细吸管的毛细现象,缩短液面升高时间,加快采血进度,减少排队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微量采血管。
背景技术
微量采血管是医院等医疗部门采集血液的常用工具,这种微量采血管由内径较小、两端开口且连通的玻璃管制成,采集血液时将微量采血管的一端与待采集血液接触,利用毛细管原理,使待采集血液自动进入微量采血管内部,采集血液时一般有容量的要求,在微量采血管上标有容量刻度,如5微升、10微升、15微升、20微升……50微升。
专利201320219927.5公开了一种自吸式定量微量采血管,包括两端开口且连通的微管和一端开口且中空的可挤压的气囊,微管由亲水材料制成,微管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气囊的端口中,且微管的内腔与气囊的内腔连通,气囊的壁上开有与该气囊的内腔连通的通气孔。它不需要进行亲水处理,成本低,易于推广,大大提高采血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现有技术的微量采血管在移动的过程中,液面容易上升或者下降,影响检测的准确度,并且采血的任务每天都有,而且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则需要医护人员既需要保持较快的采血速度,还需要保证采血量的尽量准确。微量采血管设计方面能够合理那么采血的速度则会加快,会医护人员进行采血的过程更加的方便,也加快了采血的进度减少排队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血效率高的微量采血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微量采血管,包括两端开口且中通的毛细吸管,毛细吸管的一端设有气囊,气囊包括连接部和气囊本体,连接部的一端套设在毛细吸管的外部,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气囊本体相连接,气囊本体上设有通气孔,毛细吸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所述毛细吸管内腔的正截面为多边星形,星形的顶角为锐角。
星形的截面能够提高血液在毛细吸管内上升的速度,加快采血进度,提高采血效率,减少排队。
毛细吸管内腔正截面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
毛细吸管由下至上,内腔逐渐缩小,也增强的毛细现象,加快了采血进度。
毛细吸管外侧壁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
毛细吸管外侧壁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方便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毛细吸管的上端,并且增强了整个微量采血管的强度。
毛细吸管由内增塑PVC材料制备而成。
内增塑PVC将增塑剂分子通过共价结合接枝到PVC链上,通过共价键途径使增塑剂成为PVC的一部分,从而有效地避免增塑剂的迁出,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毛细吸管由PPSU材料制备而成。
PPSU又称聚亚苯基砜树脂,对一般酸、碱、盐、醇、脂肪烃等稳定。刚性和韧性好,耐温、耐热氧化,抗蠕变性能优良,耐无机酸、碱、盐溶液的腐蚀,耐离子辐射,无毒,绝缘性和自熄性好,容易成型加工。可清洗后,高温灭菌,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微量采血管使用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采血速度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量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量采血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威高采血耗材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威高采血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9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