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舱室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0345.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5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沈旭东;朱求源;徐宇哲;姜国宝;王骁;周旭;苏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3/04;B01D53/86;A61L9/20;A61L9/22;B03C3/017;B63J2/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舱室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船舶舱室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格栅,壳体另一侧设置有出风格栅,壳体内部设置有空气流通腔室,进风格栅内侧面设置有初效过滤器,初级过滤器与出风格栅之间所在的流通腔室内顺次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器、静电过滤器、高效过滤器、臭氧过滤器、轴流风机、光催化模块及离子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实现对颗粒污染物高效率的过滤,同时光催化过滤可以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高效过滤且不产生有害产物,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舱室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舱室中机器设备的运转以及涂料粘合剂等非金属材料的脱气过程,一方面会产生一些悬浮颗粒污染物,如PM2.5、粉尘等颗粒物,另一方面还会产生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以及三氯乙烷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而船舶舱室的空间密闭性强,这些有害气体超过一定浓度之后,能引起人体中毒,因此需要及时清除,使其浓度符合相关舱室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现有船舶舱室空气净化装置多采用活性炭、滤网等作为过滤载体,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吸附,同时利用普通紫外灯光照杀菌消毒,经过滤和吸附介质,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由于颗粒物粒径不一,过滤载体无法高效率的吸收颗粒物,导致舱室内还残留一定量细小颗粒污染物,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普通紫外光照空气,要经过20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杀菌消毒效果,所以杀菌消毒的效果很低。而且光源直接照射,对人有伤害,同时产生臭氧会导致人头晕和呕心,安全性低,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舱室空气净化装置,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过滤载体无法高效率的吸收颗粒物,导致舱室残存一定量细小颗粒污染后,以及普通紫外光消毒效率低,容易产生臭氧,存在安全性低,且不环保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出了一种船舶舱室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格栅,壳体另一侧设置有出风格栅,壳体内部设置有空气流通腔室,所述进风格栅内侧面设置有初效过滤器,所述初级过滤器与出风格栅之间所在的流通腔室内顺次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器、静电过滤器、高效过滤器、臭氧过滤器、轴流风机、光催化模块及离子发生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初效过滤器为无纺布、尼龙网、或金属孔网。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高效过滤器为玻璃纤维过滤纸或聚丙烯过滤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轴流风机四周安装有用于封堵空气流通腔室的封堵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光催化模块包括框架、紫外灯组件以及光催化网组件,所述紫外灯组件安装在框架中间,紫外灯组件两侧所在的框架中分别安装所述光催化网组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紫外灯组件包括若干等间距排布在框架中间的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框架侧壁相连接的紫外灯架;所述光催化网组件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固定安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覆盖有光催化网,所述光催化网表面涂覆有二氧化钛催化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打开和盖合所述空气流通腔室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0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