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0874.0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4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羽白;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48;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67;H01M10/6568;H01M10/6569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共用 一个 冷凝 两相 浸没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利用氟化液在工质表面的汽化带走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汽化的氟化液在换热器内进行凝结,凝结所放出的热量直接被冷却管路中的冷却工质吸收,使得电池模组最高温度以及不同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得到了有效控制。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液冷以及制冷剂直冷等冷却方式,具有以下优点:所用氟化液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不会造成电池短路;氟化液直接与电池表面接触,取热能力强,且无接触热阻;所使用的氟化液具有阻燃性,在极端条件下,可以有效的抑制电池的起火与爆炸;充分利用了氟化液的相变,散热效率高、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用于电池包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日渐成为了各国所面临的挑战,在此严峻的压力下,新能源动力汽车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目前很多汽车制造商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其中,电池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温度的影响,因此保持电池温度处于最佳的温度工况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保证电池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并保持各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足够小,因此可以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动汽车的运行能力以及续航里程,从而确保电动汽车稳定高效的运行。在目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中,主要有四种散热方式,分别为风冷式、液冷式、相变材料冷却以及制冷剂直冷。
虞跨海等人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专利中(专利号:CN201610114215.5) 利用风冷的方式对电池组进行散热,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但其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大。与此同时,由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很小,因此风冷式散热系统很难满足大功率工作下的散热要求;
李闻铮等人在“一种新型车载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专利中(专利号:CN201810584328.0)采用了液冷的方式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其优点在于冷却液体的导热系数比空气大,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液冷系统的复杂结构也使得整套散热系统变得十分笨重,大大降低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与此同时,采用液冷式对电池进行冷却很难解决不同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问题;
戴朝华在“一种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专利中(专利号:CN201820855714.4)利用相变材料冷却的方式对电池进行散热,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能耗低。但是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低,无法在大倍率放电的条件下及时的将热量吸收。
孙世强等人在“一种采用制冷剂直接冷却系统的动力电池系统”专利中(专利号:CN201621061832.5)提出了采用制冷剂直冷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其优点在于传热效率高。但是电池蒸发器均温设计非常困难,因此制冷剂直冷式散热方式并没有的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鉴于上诉传统电池热管理中所采用的散热方式存在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包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包冷却的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使得电池能够在高倍率放电条件下,保持电池温度处于最佳的温度范围的同时仍能保持不同电池单体之间优异的均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模组共用一个冷凝腔的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氟化液循环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池控制模块以及冷却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0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网站防凝露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旋转蒸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