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临边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0962.0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日安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4H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肖伟杨 |
地址: | 1011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边防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临边防护装置,包括上拦腰杆,所述上拦腰杆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上折叠杆,所述上折叠杆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下拦腰杆,所述下拦腰杆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下折叠杆;本申请主要针对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架体的临边防护,当施工过程中结构与架体件存在空挡间隙,人员在施工与架体穿插作业时,解决施工人员临边防护需求,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安拆方便,节约空间,本实用新型定型化、标准化、利于安拆,搬运,大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临边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高速发展,但是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同时,安全事故也时常发生,降低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施工单位一直努力的目标;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临边防护成为施工过程中降低事故的重要措施,目前施工现场所采用的临边防护仅针对楼层临边、楼梯侧边、阳台周边以及基坑临边防护,多采用钢管和扣件结合的方式作为临边防护的主要措施;传统的临边防护施工不便,费时费力,特别是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过程中,人员在架体穿插作业,但是架体与结构间缺少临边防护措施,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传统的临边防护还存在以下弊端:
一、材料搬运不便,因钢管长短尺寸不一,不利于搬运运输;
二、安拆不方便,需要工人根据防护洞口等尺寸自行搭设;
三、使用扣件、钢管数量较大,成本无法控制。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临边防护装置,包括上拦腰杆,所述上拦腰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上折叠杆,所述上折叠杆与上拦腰杆转动连接,所述上折叠杆还与下拦腰杆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拦腰杆的两侧还连接有下折叠杆,下折叠杆与所述下拦腰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折叠杆的上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开设有两个下折叠杆上安装孔,所述上折叠杆的下部与安装槽配合,所述上折叠杆的下部与所述下折叠杆上安装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两个上折叠杆下安装孔,所述其中一个下折叠杆上安装孔与对应的上折叠杆下安装孔可转动连接,所述另外一个下折叠杆上安装孔、上折叠杆下安装孔与所述下拦腰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折叠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下折叠杆形成连接板安装槽,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连接板安装孔,所述上折叠杆的下部与连接板安装槽配合,所述上折叠杆的下部与所述连接板安装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两个上折叠杆下安装孔,所述其中一个连接板安装孔与对应的上折叠杆下安装孔可转动连接,所述另外一个连接板安装孔、上折叠杆下安装孔与所述下拦腰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折叠杆的下部与架体副板转动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临边防护装置,主要针对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架体的临边防护,当施工过程中结构与架体件存在空挡间隙,人员在施工与架体穿插作业时,解决施工人员临边防护需求,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安拆方便,节约空间,本实用新型定型化、标准化、利于安拆,搬运,大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加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拆卸下拦腰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日安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乾日安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0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原材料搅拌均匀的搅拌储罐
- 下一篇:一种便于收纳的电器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