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压簧限位组件及静接点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4734.0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张黎;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晶海中德铁路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簧 限位 组件 接点 | ||
一种侧压簧限位组件及静接点组,包括定位部、通过连接部与定位部连接的限位部;定位部和限位部分别置于连接部的尾端、前端的一水平面上;连接部为一水平面,且该连接部与定位部置于同一水平面上;限位部平行于所述连接部,且该限位部内侧端部通过一竖直面与所述连接部前端底面连接。该侧压簧限位组件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可有效避免侧压簧出现弹跳现象,确保了侧压簧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静接点组的稳定性及一体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上的静接点组技术,尤其是一种侧压簧限位组件及静接点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上的静接点组的静接点座的前侧于每组静接点片(每组静接点片包括左、右静接点片)的外侧设置有如专利号为20172156054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记载的侧压簧,该侧压簧已经是普遍认可和应用在静接点座中的熟知技术,其主要用作在静接点片与动接点头接触时提供顶推力,提高静接点片与动接点头的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技术在实践中,会因为侧压簧受静接点片的推挤力发生挤压弹跳现象,即侧压簧会向上弹跳,从而造成故障,为了克服该缺陷,一般技术是在静接点座的上盖的前端底面设置向下延伸的凸块,用以抵压在侧压簧上从而防止侧压簧发生弹跳现象,但是此种结构的一体性较差,实践中加工成本高且由于上盖采用螺钉固定或胶粘,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会发生粘接缝处开裂、松动的现象,容易引发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侧压簧容易发生弹跳的现象,同时降低成本和故障发生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压簧限位组件,包括定位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连接的限位部;
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限位部分别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尾端、前端的一水平面上;
所述连接部为一水平面,且该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限位部平行于所述连接部,且该限位部内侧端部通过一竖直面与所述连接部前端底面连接。
还包括一平行于所述限位部的顶盖部,且该顶盖部与所述连接部置于同一水平面,并且该顶盖部内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外侧连接。
限位部和顶盖部的外侧之间设置一支撑件。
支撑件平行于所述竖直面设置。
定位部为一开孔的垫片。
连接部尾端与所述定位部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一水平三角面,且该水平三角面与所述限位部均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
一种含上述的侧压簧限位组件的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座、后端通过接线端子螺栓和螺母固定在静接点座上的静接点片,置于静接点座的前端且抵触在所述静接点片外侧的侧压簧或侧压复合弹簧,定位部上开设穿孔以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螺栓上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所述连接部平行置于所述静接点片顶面;
所述限位部置于侧压簧或侧压复合弹簧的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侧压簧或侧压复合弹簧的上方。
连接部尾端与所述定位部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一水平三角面,且该水平三角面与所述限位部均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
所述水平三角面遮盖在所述静接点座的三角沉面处;
所述三角沉面位于所述静接点片的后端安置腔与静接点片的片面安置腔的连接处的腔壁顶面的拐角处。
还包括一平行于所述限位部的顶盖部,且该顶盖部与所述连接部置于同一水平面,并且该顶盖部内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外侧连接。
限位部和顶盖部的外侧之间设置一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晶海中德铁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晶海中德铁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4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熟食腌制装置
- 下一篇:单框非晶合金铁心、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以及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