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架传力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5068.2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2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江韩;王畅;赵学斐;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4 | 分类号: | E04B7/04;E04B7/06;E04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架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架传力体系,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屋脊肋梁,屋脊肋梁的一侧设有张弦梁传力体系,屋脊肋梁的另一侧设有剪力墙,张弦梁传力体系包括:多个屋面檩条,每一屋面檩条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且其上端与屋脊肋梁连接;弧形钢板带,弧形钢板带的两端均与屋脊肋梁连接,弧形钢板带设置于屋面檩条上,弧形钢板带与屋脊肋梁的连接处各设有一个剪力墙,剪力墙垂直于屋脊肋梁;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与屋面檩条一一对应设置;横向拉杆,至少设有两个,横向拉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每一竖向支撑杆均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建筑对开放性空间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架传力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对开放性空间的需求,往往需要取消一些竖向传力构件,或者对竖向传力构件的尺寸有较大限制,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结构体系难以满足建筑大开间、通透的设计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屋架传力体系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架传力体系,能够减少屋架的竖向传力构件,满足建筑对开放性空间的需求。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屋架传力体系,包括屋脊肋梁,所述屋脊肋梁的一侧设有张弦梁传力体系,所述屋脊肋梁的另一侧设有剪力墙,所述张弦梁传力体系包括:
多个屋面檩条,每一所述屋面檩条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且其上端与所述屋脊肋梁连接,多个所述屋面檩条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屋面檩条位于同一个倾斜面;
弧形钢板带,所述弧形钢板带的两端均与所述屋脊肋梁连接,所述弧形钢板带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倾斜面且所述弧形钢板带设置于所述屋面檩条上,所述弧形钢板带与所述屋脊肋梁的连接处各设有一个所述剪力墙,所述剪力墙垂直于所述屋脊肋梁;
竖向支撑杆,设有多个,所述竖向支撑杆与所述屋面檩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屋面檩条的下端和与该屋面檩条对应的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上端连接;
横向拉杆,至少设有两个,所述横向拉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每一所述竖向支撑杆均连接。
可选地,所述屋面檩条的上端与所述屋脊肋梁铰接。
可选地,所述屋面檩条的下端与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屋架传力体系包括至少两个剪力墙。
可选地,所述屋架传力体系包括三个剪力墙,三个所述剪力墙平行且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张弦梁传力体系包括三个所述横向拉杆。
可选地,所述屋面檩条为长方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屋脊肋梁为长方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横向拉杆与每一所述竖向支撑杆均焊接。
可选地,所述弧形钢板带的两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屋脊肋梁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屋架传力体系,在屋脊肋梁的一侧设有张弦梁传力体系,在屋脊肋梁的另一侧设置有剪力墙,剪力墙垂直于屋脊肋梁,即其无需设置与屋脊肋梁平行的整面剪力墙体,进而减少了屋架传力体系的竖向构件,满足建筑对开放性空间的需求。
同时,弧形钢板带的端部与屋脊肋梁连接形成相交点,剪力墙的靠近屋脊肋梁的一端也设于该相交点处,三者形成相交点节点,保证空间传力机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屋架传力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屋架传力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5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