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5783.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鹏鹏;刘俏倩;帅丽兰;宋恭杰;傅静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80 | 分类号: | F03D80/80;F03D13/20;B66B11/00;B66B9/00;B66B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风电塔筒 电梯 布局 结构 | ||
一种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包括塔架、底平台和电梯半平台,所述底平台与塔筒底面相连,电梯半平台与塔筒通过电梯半平台固定支架相连,底平台设有底平台隔层,控制柜、变流器和冷却风扇电机安装于底平台之上,动力主电缆和照明电缆敷设在底平台隔板并通过固定在塔筒上的动力主电缆桥架和照明电缆桥架分别通向风电机组和LED照明灯组,电梯门开口方向背向主动力电缆。本实用新型通过空间分层利用满足了高塔架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要求,解决了平台布局空间狭小的问题,使得器件间产生的电磁干扰等隐患概率大幅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风电市场向低风速大步迈进,高塔筒被认为是有效提高低风速高切变风场发电量的解决方案由于其塔筒高度不断增加,为便于工作人员进出风电机组,塔架内电梯的设计需求应运而生。常规方案电梯底层位于底平台,与控制柜、变流器、冷却风扇电机、各类电缆等器件和辅件同层布局设计。但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塔架内的控制柜、变流器、主电缆等器件和辅件规格尺寸也随之变大,此时电梯底层同层布局设计在空间上存在一定障碍,且相关元件在机组运行时内部会产生很高的电压和电流,导致其周围会存在很强的电磁干扰,过于集约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通过空间分层利用满足了高塔架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要求,解决了平台布局空间狭小的问题,使得器件间产生的电磁干扰等隐患概率大幅降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包括塔架、底平台和电梯半平台,所述底平台与塔筒底面相连,电梯半平台与塔筒通过电梯半平台固定支架相连,底平台设有底平台隔层,控制柜、变流器和冷却风扇电机安装于底平台之上,动力主电缆和照明电缆敷设在底平台隔板并通过固定在塔筒上的动力主电缆桥架和照明电缆桥架分别通向风电机组和LED照明灯组,电梯门开口方向背向主动力电缆。
进一步,所述底平台设有隔层,电气器件与电缆辅件分层布局
再进一步,电梯井设于电梯半平台,电梯半平台位于底平台之上且通过旋梯相连。
更进一步,所述半平台不与塔筒相连部分设有护栏,塔筒底面至塔筒顶端设有塔架爬梯,在通过各个平台处时平台设有爬梯平台通道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采用的是独立设计电梯半平台,其位于原有底平台上方,通过空间分层利用满足了高塔架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要求;在保留现有塔架直径的前提下,底平台上取消了电梯井区域,从而加大控制柜、变流器、冷却风扇电机、动力主电缆、照明电缆等器件和辅件的间距,解决了平台布局空间狭小的问题,使得器件间产生的电磁干扰等隐患概率大幅降低;旋梯连接底平台与电梯半平台,满足工作人员进出风电机组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主视图;
图2是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底平台俯视图;
图3是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方法底平台隔板俯视图;
图4是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电梯半平台隔板俯视图;
图5是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底平台主视图;
图6是新型风电塔筒电梯布局结构电梯半平台主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塔筒、2底平台隔板、3底平台、4动力主电缆桥架、5动力主电缆、6变流器、7电梯半平台、8照明电缆、9 LED照明灯组、10照明电缆桥架、11控制柜、12塔架爬梯、13塔架底面、14冷却风扇电机、15爬梯平台通道盖板、16电梯半平台固定支架、17电梯井、18电梯门、19旋梯、20护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5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收发线圈绕阻结构
- 下一篇:高精度低成本铆接机液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