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抗菌抑菌混纺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6055.7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菊;许涛;王飞飞;韦英华;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润丰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2;D02G3/44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王萍 |
地址: | 25708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抗菌 混纺 纱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菌抑菌混纺纱线,包括芯线,所述芯线由基线和阻燃丝线相互螺旋缠绕而制成,所述芯线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石墨烯纤维丝线层,所述石墨烯纤维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一抗菌丝线层,所述第一抗菌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吸湿丝线层,所述吸湿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二抗菌丝线层。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抗菌丝线层中能够抗菌杀菌、除臭的效果;第二抗菌丝线层可以有效的降低细菌生成能力,让细胞无法代谢和繁殖,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加强丝线层能够进一步加强混纺纱线的强度;第三抗菌丝线层具有抑菌作用,同时也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好、手感柔软、织物悬垂性好、抗紫外线效果好,让使用者感到滑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纺纱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菌抑菌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混纺纱是指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涤粘混纺纱等,目前市场上的混纺纱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等生活领域,人们对于纱线的要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
但是目前的纱线不具备较好的抗菌效果,容易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也容易遭受外界细菌入侵,同时纱线不具备较好的强度和韧性,极易被拉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抗菌抑菌混纺纱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菌抑菌混纺纱线,包括芯线,所述芯线由基线和阻燃丝线相互螺旋缠绕而制成,所述芯线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石墨烯纤维丝线层,所述石墨烯纤维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一抗菌丝线层,所述第一抗菌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吸湿丝线层,所述吸湿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二抗菌丝线层,所述第二抗菌丝线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丝线层,所述加强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三抗菌丝线层,所述第三抗菌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一接触丝线层,所述第一接触丝线层的外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二接触丝线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基线由氨纶纤维复合而成,所述阻燃丝线由聚氯乙烯纤维复合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抗菌丝线层由甲壳素纤维复合而成,所述吸湿丝线层由竹炭纤维复合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抗菌丝线层由银离子纤维复合而成,所述第三抗菌丝线层由天竹纤维复合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强丝线层由陶瓷纤维丝线和玻璃纤维丝线加捻缠绕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接触丝线层由莱赛尔纤维复合而成,所述第二接触丝线层由莫代尔纤维复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润丰棉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润丰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6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挂棉梳棉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除铁机构的抓棉机